近二十年來落馬高官中,不乏高級干部“秘書”的身影,如“河北第一秘”李真、“上海第一秘”秦裕。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高官中,海南省原副省長冀文林、四川省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永祥、中石油集團原副總經理李華林都曾擔任過同一位高官的秘書。秘書“腐敗”雖在中國龐大的秘書群體中還是極少數,但正如有媒體評論稱,秘書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官員秘書取消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領導干部的官僚習氣,讓領導干部去除官本位思想、去除日常養成的不良依賴,真正的放下架子,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地把群眾路線落在思想深處,上行下效,從而真正的做到為人民服務。
外界對于領導秘書職務的非議,主要集中在官僚主義作風上,看不慣秘書為領導忙前跑后、端茶送水、代寫材料甚至代辦私事等。筆者也曾經這么認為,但經過十多年的公務員生涯,已改變了這種觀點。
關鍵在于,領導不能讓秘書干私活,干“丫環”都不愿干的活。要想見到領導,先要過秘書這一關,從中就不難發現,領導與百姓最起碼隔了一個秘書的距離。
有些秘書什么活都干,既幫助領導守電話、拎文件包,也幫領導開車門、撐雨傘、端茶杯,令人不齒。取消專職秘書配備,不能一方面說是取消,而另一方面仍然照常配備,只是秘書的名稱變了,辦公地點變了,工作內容不變,這種轉變那就毫無意義。
“究其根源,秘書腐敗的本質問題還是對領導干部的權力如何約束,秘書的所有權力都來自于領導。隨著我國反腐力度的加大、反腐的制度化建設,秘書腐敗現象也會淡化,得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