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頓的電視辯論中,希拉里占盡上風。這場辯論的結果并沒有為金融市場帶來過多波瀾,除了墨西哥比索匯率走強。然而,平靜本身也令人擔憂。平靜意味著人們沒有為特朗普當選做好準備,一旦特朗普當選,民眾反應將是激烈的,就像過去四個月英國對退歐公投的反應一樣。那么,美國總統大選對經濟究竟會有何影響呢?
美國經濟自大衰退以來已穩定增長,這種增長是美國開足馬力的增長。因此,在循環周期內,衰退肯定會很快發生。盡管經濟全力前進,但美國運行的是一個占國內生產總值3.2%水平的財政赤字,這讓更寬松的政策難有明顯的施展空間。兩位候選人的計劃完全不同,特朗普鼓吹大力削減稅收,希拉里則建議謹慎的稅收增長。但謀事在人(總統),成事在天(國會),財政政策將取決于立法者,而非行政機關。美國赤字在未來四年將繼續升高,這很可能會哄抬長期利率。超級寬松貨幣時代將落幕。如果長期利率上升,美聯儲將提高短期利率。短期來看,美元很可能會走強。長期來看,世界其他國家的利率也將被拉升。
總之,無論誰贏得選舉,都會出現一個深度分化的美國,不僅是社會、政治、地理的分化,同時也是結構上的分化。不僅是華爾街與民眾的對立,也是西海岸高科技產業與其他地區的對立。我們將看到一個非常顛簸的2017。這些顛簸很可能在特朗普執政下被放大,因為有太多人不會想到特朗普當選。因此若他當選,將特別具有分裂性。但即使希拉里取得勝利,也不是讓美國經濟恢復平靜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