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仲裁之后,美菲同盟關系出現重大裂痕,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開口辱罵美國總統奧巴馬,奧巴馬隨即取消了即將與杜特爾特的會晤!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近日杜特爾特在即將飛往老撾之前接受媒體采訪,他警告道,他不會任由美國總統質疑他的“反毒品”行動。
據法新社消息,杜特爾特更是“辱罵”奧巴馬為“妓女的兒子”(Son of a whore)。他說:“你必須放尊重點,不要只是劈頭蓋臉地丟給我一堆問題和聲明。你個‘妓女的兒子’,我會在會議中狠狠地罵你。”
筆者發現,這已不是杜特爾特第一次對美國波口大罵,今年8月5日:
據菲媒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向士兵們發表演講時說,“我跟克里(美國國務卿)談話還可以,但我和古德伯格(美駐菲大使)有過節,這個大使是偽娘”。杜特爾特曾公開揚言,如果美要斷絕與菲的外交關系,他不會在乎。
還不止,美國國務卿也不放過:
讓我們再罵他們一次,這個瘋子還會再來巴結我們。這都與錢有關”。
杜特爾特8月5日晚間調侃稱,“他(克里)甚至還給我和洛倫薩納(菲國防部長)留下3200萬美元,這看起來不錯”,“
當然美國也不示弱:
既定會晤黃了,美國白宮6日宣布,奧巴馬取消與杜特爾特的首次會晤。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內德·普賴斯說,奧巴馬將改為6日下午與韓國總統樸槿惠會晤。美菲兩國領導人原計劃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東盟峰會及系列領導人會議期間會面。
按咱們正常人的理解,一個高素質的人是不會隨意出口動粗的,特別是作為一個國家元首,杜特爾特在公開場合如此辱罵其他外國政要是極其不常見的,這可能與菲律賓的傳統“基因”有關,比如特爾特的前任阿基諾曾經把中國和納粹德國相提并論。不過諸如"妓女的兒子”之類的人身攻擊,筆者還是首次見過,或許他就是這么一個人:
在出任總統之前,杜特爾特已經在達沃當市長20多年,當時主要政績是使綁架、勒索、槍殺、走私的達沃市成為有名的安全城市。也正因為這樣,杜特爾特和販毒分子是“天然之敵”。今年6月30日他就任總統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起一場豪氣沖天的“反毒品戰爭”。他揚言要干掉10萬人,把尸體丟進馬尼拉灣喂魚。以致于后期出現了數百名毒品嫌犯被警方擊斃,或被民間“義警”殺死等現象。
這對一向標榜自己是人權“捍衛者”的美國盟友是很不開心的。多次在公開場合或私底下對杜特爾特表達不滿,這徹底激怒了“大嘴巴”杜特爾特,導致后來的事層出不窮........
按照國際習慣,一位國家領導即使對國外領導人有怨言,但為了國家利益,一般不會在公開場合表達。比如奧巴馬就對安倍晉三有不滿,但日美之間表面上的關系還是非常融洽。
也就是說杜特爾特突然對美國發飚有深層原因,這或反應了菲律賓在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中,棋子的效用發生了重大變化!
筆者的觀點如下:
一、政治
對菲律賓外交來說最重要的是處理好中菲、美菲還有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系。對美國主要是從安全方面考慮,對中國則是從經濟方面考慮。
1、中菲關系:中國和菲律賓是海上鄰國,可以說是搬不走的鄰居,彼此都會有一些涉及到對方的需求,無論何種交注(貿易、人文、政黨等),打交道最多的肯定就是鄰居。如果鄰居之間關系不好,最后影響的不止是對方,還有自己。事實上,除開阿基諾政府,歷屆菲政府對華還是非常友好的,比如阿基諾的前任阿羅約就曾稱中國是菲律賓的老大哥。但是阿基諾政府上臺后充當美國反華的馬前卒,在南海頻頻成為麻煩制造者(比如南海仲裁案),導致中菲關系急轉直下,但菲律賓也得不償失。杜特爾特意識到長此以往并不利于自己的利益,因此在處理與中國的關系上比前任更加靈活。
2、美菲關系:奧巴馬上臺以后,大力推行“重返亞太”戰略,有打算把50%的軍力部署在亞洲,其中南海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在那以后,美國政府非常重視菲律賓,作出很多軍事承諾,給予很多支持。同時菲律賓也樂于充當美國代言人,在幾乎有菲律賓參加的國際會議上,“南海問題”幾乎被拿來熱炒,以至于被世人戲稱為美國的“小弟”。當然以民族主義著稱的杜特爾特肯定不希望被掛上這樣的標簽,所以杜特爾特對美國的發飆一方面希望外界能夠改變這種看法(我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我不受美國控制),另一方面,希望與美國在進行軍事、經濟談判中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籌碼(美國你不讓利,我就讓你在亞太的利益受損),這不得不說杜特爾特手段"高明"!
二、經濟
事實上,相比世界主要經濟體,菲律賓的經濟狀況并不算太差,保持著7%的速度增長。
菲律賓國家統計局18日聲明稱,在截止6月份的3個月里,菲律賓經濟較去年同季度增長7%,這是自2013年以來同期的最快增速。而此前彭博社發起的由21名經濟學家參與的調查預測僅為6.6%。該增速還超過了第一季度的6.8%。
但是要明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菲律賓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增長率最主要是來自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基建還有很大的提升,也就是有很高的投資需求,而中國在這方面有很大的資金、人才、技術優勢,保持好經濟的良好態勢離開第二貿易伴伙的中國是很難實現的。
當然有人會問靠美國行嗎,答案是行,但對菲律賓來說,美國與中國相比,中國更近!事實上杜特爾特很早就意識到了這點:
據報道,于6月上任的新總統杜特爾特在競選中致力于解除經濟限制、降低稅率,從而吸引更多國外投資,在經濟上取得相較前任總統更大的成功。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公布后,菲律賓政府官員歐內斯特· 佩尼亞簡要表示,在杜特爾特政府領導下菲律賓經濟將以7%-8%的速度穩固上升。
另外國內經濟的穩定也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些年菲律賓在與中國的斗爭也并沒討到多大的好處,反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損。因此,盡管他可能好斗,不過也不致于枉顧國內經濟大局。
三、華人
杜特爾特擁有華裔血統,祖父是中國人,祖籍福建。 網絡上流傳過這一則報道:
我也加入了菲律賓國籍,但我為有中國血統感到自豪”。
杜特爾特說過“我也有中國血統,我的外祖父是中國人,中國人很久以前就來到了菲律賓,他們在這里扎根,辛勤地工作,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盡管與其他華人一樣,
大部分的華人對祖國還是比較熱愛的,當然部分人除外(比如阿基諾也是華人)。
菲國內有過這樣一個說法,占比不足2%的華人,控制菲律賓70%的經濟。事實上菲律賓這幾年對華的強硬態度也讓很多華人感到不滿,因此作為華人的杜特爾特疏遠美國、親近中國就可看出了。
總之,菲總統突然對美發飆,絕非使性子!與其在政治、經濟的新訴求有關。當然美菲之間的同盟關系也不可能因為杜特爾特的幾句話而出現根本性的動搖。
畢竟菲律賓在安全方面有求于美國,美國在亞太利益或者牽制中國方面需要到菲律賓,所以菲律賓不可能倒向中國而完全疏離美國。
對中國來說,近來中美菲三方之間出現的這種變化對中國是更有利于的。
一方面,這場大戲可以給中國提供一個喘氣的機會,中國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去解決改革、反腐、轉型等國內問題,花更多的心思去化解產能過剩、債務風險、房地產泡沫、環境保護、GDP下滑等各種問題,減少不必要的外耗。另一方面,給南海危機提供一個緩和的契機,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提倡通過雙邊渠道解決南海爭議,但是之前阿基諾政府卻是全然不接受,好在新上任杜特爾特政府態度有軟化(打算派前總統到華談判),雖然筆者認為不能解決什么實質性問題,但這畢竟是一個好的兆頭,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最新的消息是:
美聯社9月6日報道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就侮辱美國總統奧巴馬為“妓女的兒子”一說表達了后悔之意。
筆者補充一句:禍已闖出,事已鬧大。美菲裂痕不會因為一句道歉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