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IPO募集資金50億港元,今年3月計劃發行5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7月18日,鄭州銀行又宣布將要回歸A股,計劃發行6億股。資本市場動作頻頻的背后,鄭州銀行真的“很差錢”。
截至去年年底,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低于國內城商行的平均水平。
鄭州銀行計劃回歸A股
繼“港漂”中原證券去年宣布回歸A股之后,鄭州銀行7月18日晚間也宣布,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A股并上市。
鄭州銀行此次計劃發行規模不超過6億股,約占在公告日期前已發行內資股股份以及總股份的15.77%及11.27%。
鄭州銀行稱,所得凈額將用于充實該行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水平。
而具體的發行價格,鄭州銀行表示,將會通過向網下投資者詢價的方式、該行與主承銷商自主協商直接定價等方式確定。
在資本運作方面,最近半年多時間鄭州銀行可以說動作頻頻。
港股市場城商行“受冷”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表示,近年來,城商行擴張腳步加快,對于補足資本的需求加大。
包括鄭州銀行在內的城商行在港股市場的日子也并不好過,港股市場估值偏低,目前鄭州銀行的市凈率只有1.17。H股也無法實現境內股份流轉,再加上在港股市場這些城商行認可度不高,鄭州銀行交投并不活躍,每天成交經常只有數萬港元。
因此,呂隨啟說,對很多城商行來說,發行H股僅能解一時之急,并不能形成持續的融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