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消息,一個月6000元的利息收益讓張老伯覺得自己可以安享晚年,但沒想到財富公司看中的是他50萬元的本金,而和他有同樣遭遇的還有80余位老人。
近日,據江蘇電視臺報道,北京鑫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吳江分公司兌付困難,公司員工稱,公司資金鏈斷裂,業務已暫停。
張老伯就是投資者中的一員。去年年底,張老伯在街上拿到一張鑫星財富的傳單,上面寫著年化利率24%的介紹決定嘗試一下便投了10萬元進去,每月收到2000元的利息。
隨后鑫星財富邀請其去了北京的總部,看到北京氣派豪華的辦公室,以及業務員介紹的公司旗下電纜、房產等項目,張老伯被打動了,一回到蘇州便又追加了40萬元進去。前后共計50萬元的投資張老伯都瞞著家里人,這些資金也是張老伯全部的養老錢。但是每月領著6000元的利息,張老伯覺得自己遇到了好機遇。
好景不長,7月4日張老伯像往常一樣去公司拿利息,公司稱因內部審計原因利息要晚一段時間,但隨后卻一拖再拖。
投資人吳老伯卻稱自己是被騙去買的產品。吳老伯說,鑫星財富每隔一段時間就組織投資人上課,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每次上課都會發一些米、面、油等小禮品。有些老人還會受到業務員的特殊“關照”。一位被稱為夏老師的投資人因為摔到了腿,行動不便,業務員就給她送骨頭湯喝,夏老師深受感動就將自己47萬元的積蓄投了進去。
吳老伯告訴記者,先后有80余位老人近千萬元購買了鑫星財富的理財產品,其中最多的有80多萬。
“很多老人把錢放進去子女都是不知道的,想背著子女攢點養老錢”,吳老伯說大部分老年人透進來都是辛辛苦苦的攢下養老錢。
公司工作人員并不愿意接受記者的采訪,稱公司現在資金鏈緊張,暫時無法兌付。
金小鯨并沒有找到鑫星財富的官網。其工商信息顯示,鑫星財富運營方北京鑫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注冊資本2億600萬實繳資金為0。其經營范圍中明確要求,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得以公開方式募集資金;2、不得公開開展證券類產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動;3、不得發放貸款;4、不得對所投資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提供擔保;5、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律師表示,鑫星財富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建議投資人盡快去公安報案,并保留好相關合同,維護資金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