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針對民間投資存在的問題下達“任務書”,要求各地、各部門采取緩解融資難、放寬市場準入等一系列措施,促民間投資“脫困”。
今年以來,河南省民間投資遇冷,預計上半年增長低于5%,創歷史新低。
河南省近期相關政策措施出臺十分頻繁,形成政策合力促進民間投資“脫困”。相比于以往,此《通知》的出臺切中解決民營企業的“痛點”。針對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采取業務補助、增量業務獎勵等措施,鼓勵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開展排污權、特許經營權、購買服務協議預期收益、房地產余額、出口退稅、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質押貸款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建立抽貸、壓貸提前告知制度,強化轉貸服務。
今年河南省100個特許經營示范項目,集中在社會資本投資意愿較強的交通、市政和公共服務領域。《通知》提出要把PPP作為當前擴大民間投資的重要途徑強力推進,各地在重點抓好100個特許經營省級示范項目的基礎上,繼續選擇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項目積極推行PPP模式。
河南省發改委產業研究所所長許貴舫說,我省各項政策的頻頻出臺,為民間資本營造了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總開支中占比最大的是人力和運營成本,必須要通過提高市場預期,來增強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