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周二盤后公布財報,營收及利潤均不及預期,營收創下13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此前,蘋果財報已經保持51個季度的增長。上次蘋果營收下滑是2003年,當時還沒有iPhone。財報公布后,蘋果股價大跌8%至96美元,一小時內,市值蒸發400億美元。
財報顯示,iPhone銷售同比下滑16%,營收下滑13%至505.6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520億美元。美股盈利1.9美元,預計市場預期的2美元。同時,蘋果公司對下一季度的銷售展望也遠低于預期。伴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蘋果明星產品iPhone的銷量急劇下滑。
曼哈頓創投合伙人首席經濟學家Max Wolff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是否仍然能夠維持高利潤是我們密切關注蘋的,我們預計該公司的利潤將會在38%上下浮動。同時我們也密切關注蘋果對于即將發布的包括iPhone7在內的新品的指引。”
不過蘋果的業績下滑早有預兆。此前有媒體報道,蘋果削減了幾乎所有供應商的訂單;來自雇傭方面的跡象也顯示,蘋果公司在雇傭新人方面表現謹慎。
蘋果的挫敗也是自身成功的受害者。2014年9月推出的iPhone6和iPhone6S是iPhone歷史上最賣座的智能手機產品,這也推動了2015年蘋果業績的強勁增長。當年蘋果總共出售了6100萬臺iPhone手機,收入同比大增54%。
“2015年的巨大成功將令今年的業績很難被蘋果自己跨越。”Piper Jaffray分析師Gene Munster表示,“iPhone6的表現實在太強勁,預期出貨量同比增長15%,結果卻增長了30%。這讓以后所有的產品都很難超越了。”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蘋果收入的下滑是一個趨勢。Munster說:“因為蘋果手機的周期一般是兩年,因此iPhone的銷量的年增長應該仍然維持在5%-9%之間的個位數。”
分析師的樂觀預計也不無道理。上個月蘋果發布會推出了全新的iPhone SE智能手機,以其獨特的市場戰略贏得分析師好評。這款手機的熱賣將會在下一季度的財報中獲得體現。同樣的,今年下半年即將推出的iPhone7也可能令蘋果銷量大增。
分析師認為,蘋果是否能推出一款殺手級產品將極大程度影響蘋果的股價。過去一年中,蘋果股價大跌18%,目前勉強維持在100美元附近,而同期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的股價都上漲至少20%。
蘋果的另一個挑戰在于消費者更換手機的周期變長了。根據Pacific Crest Securities最新的研究報告,盡管一些消費者還是會為蘋果新品的發布而瘋狂,但是大部分人表示他們會更久地持有手頭的手機,這對于蘋果長期的業績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好消息是蘋果手機以外的業務增長強勁。比如iTunes,iCloud和蘋果商店等服務業務就通過用戶的捆綁購買實現了高利潤的增長。根據瑞信本月公布的報告,服務性業務去年占蘋果收入8.5%,同比增長10%至近200億美元。而隨著蘋果音樂和蘋果電視的訂戶增長,軟件將進一步表現出強于硬件的盈利優勢。
不過曼哈頓創投合伙人首席經濟學家Max Wolff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目前面臨的最大的挑戰除了利潤外,還有如何應對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微妙關系帶來的壓力。
Wolff的擔憂不無道理。就在蘋果公布財報前夕,蘋果確認關閉iTunes電影和iBooks書店在中國的服務。這離去年9月蘋果在中國推出該服務僅半年之久。而庫克曾多次強調,中國將在未來取代美國,成為蘋果全球最大的市場。但是進入這個市場的服務有多難,蘋果問一下Facebook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