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鋼終于下崗了。
此前肖鋼被下崗N次了,而最言之鑿鑿的一次,是一位叫尤良凱的網民編造的傳言,說尤良凱接任證監會主席,弄得證監會也出來辟謠。尤良凱當然是一位杜撰的名字,但這個名字卻寄予或顯現了中國股民(或者中國老百姓(603883,股吧))對股市(或者政府)的良好愿望與思維方式:以為換一位證監會主席,股市就會好起來。
不過這回肖鋼的下崗卻是有跡可尋,在猴年新春召開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克強罕見談到股市,并批評證監會等部門不作為,應對股災不力。如果對中國政治有了解的人都清楚,當最高行政首腦公開批評某個部門時,多半意味著該部門領導要走馬換人。
其實,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看,肖鋼的下崗是被注定了的,當股市在17天里暴跌32%,動輒出現千股跌停的歷史奇觀時,總得要有人為此負責,何況在2016年新年伊始推出的熔斷機制,2天就熔斷四次,從政府決策的角度看,這極大地傷害了政府信用。縱使這些都不談,證監會兩位副主席出事以及救市主力軍的多個內鬼被揪出,作為主席的肖鋼無疑也要負有不可推卸的連帶責任。所以,下崗是遲早的,不過是何時下的問題。
我相信肖鋼自己也早已萌生退意,只是他在這個位子上,何時退由不得他自己。此番被下崗對他來說,其實是一種解脫,雖然其仕途大概已經終結,但他至少可以每天不再為股市的漲跌而操心和擔驚受怕。
中國股市,誰都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兒,但卻往往把責任算在某個人的頭上。股民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當股市牛氣沖天,誰都不在乎股市本身的制度缺陷,當股市熊途慢慢,證監會主席則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是呀,誰叫你是證監會主席呢?不找你拍磚找誰?
據說證監會主席是中國最難做的官之一。在中國股市20多年歷史上,證監會主席就換了七任,肖鋼是在位時間第二長的主席,干了三年,想當初,肖鋼也是滿懷激情,雄心勃勃,要把股市搞好的,現在歷史倒是創造了,卻灰溜溜被下崗。平心而論,肖鋼在任期間,推出了很多制度改革,但落得這個結局,肖鋼當然有自己的問題,然而更大的問題,是股市的定位和既得利益問題。國家給股市的任務是做大做強,做大做強的背后是為各類企業好融資,然而這直接與證監會作為一個監管機構本身的職責相矛盾,這是肖鋼們改變不了的,他只能在這兩者間小心翼翼地走鋼絲,但只要稍有大意,就會踩到雷區,因為證券市場布滿了太多的地雷,而這些地雷,都是各種利益集團埋下的。有什么比在股市上圈錢來得快和愜意的呢?嚴厲監管必然會觸及股市既得利益者的神經,而股市上有著中國最強大的利益集團,所以,這也是肖鋼們改變不了的。
如今劉士余接棒,成為中國第八任證監會主席。段子手們又開始發揮想象力,給劉編了各種各樣的段子,有說劉士余是“牛市雨”的,有說劉士余是“留死魚”的,前者希望劉士余能夠給股市帶來一個好兆頭,后者則認為劉士余改進不了股市缺陷,也會落得同肖鋼一樣的結局。劉士余接了一個燙手的山芋,中國股市進入了劉士余時代,現在能說的是,無論對股市還是對劉本人,是好是壞,只能且走且看,且走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