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前撰文稱,再過不久,日本又將迎來新一輪的地方議會統一選舉。比起不太有懸念的誰勝誰輸、哪黨掌控議會,日本媒體沒有太大興趣。他們似乎對地方議會的年輕議員們“情有獨鐘”,因為這群年輕人中實在是太“奇葩”。
文章中出,一些日本地方議員的所作所為,真是個個都有上頭條的“含金量”。像兵庫縣議員野野村,一年中居然195次當天來回去溫泉所在地出差,花掉300多萬日元。在記者的追問之下,他竟然理屈詞窮放聲大哭,嘴里還吐著一連串意義毫不連貫的單詞,讓人意外。

此外,日本地方議員中還有對女高中生實施猥褻鋃鐺入獄的、通過網絡聊天工具向中學生發送恐嚇郵件的、從“特殊”藝人搖身一變成為美女議員的、公然在議會進行騷擾的……近年來,日本地方議會可謂千奇百怪。而這些看似并無關聯的個案卻有著一個共同點:當事人都是年輕議員,他們的人生經歷也有相似之處。
文章稱,這些年輕議員大多在投身政壇前生活平淡無奇,甚至枯燥乏味,所以選擇在地方從政,而一旦當選就開始“玩票”。這樣的“自我實現”,令許多日本民眾只能搖頭。
日本網友甚至氣憤地稱,雖然不少政客都是“演員”,但也不能將政治當“兒戲”來演。那么,這些年輕的“玩票族”,又為何要在政治舞臺上秀一把?
從個人角度看,從政是許多出頭無望的日本年輕人眼里“快速成功”的捷徑。隨著經濟持續低迷,日本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而職場論資排輩的傳統也遲遲難有改觀。日本年輕人深感按照固有模式“混出人樣”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一些有想法的年輕人很快發現,在日本通過從政進入地方議會改變命運的難度,要比職場小得多。顯然,這些有想法的年輕人,只是將從政作為了一種撈金撈名的職業,盡情享受職業紅利才是首要目的,而公眾形象與道德標準都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很多人可能要問了,政治一向以嚴肅面目示人,這樣一群缺乏政治理想與信念的“玩票族”,為何能屢屢順利進入日本地方議會?
文章分析指出,首先,日本年輕一代和地方選民普遍缺乏對政治的熱情和關心,讓地方從政門檻不斷降低。上一屆日本地方統一議會選舉中,議員定員數與候選者人數比僅為1:1.2,全國超過150個市町村實現了全員當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無投票當選。換句話說,地方議會選舉中,只要你愿意出來選,基本就能選上。

第二,老齡化進程加快,為日本年輕從政者騰出了空間。相比國家政權運作,日本地方議會年齡結構老化、亟需年輕血液的現狀更加緊迫。這客觀上促使能夠站出來參選的年輕議員,更容易獲得各方面支持。
第三,地方議員漸成“肥差”,符合不少年輕人的擇業目標。日本地方議員雖然作為公務人員,有著諸多的限制和規定,但是收入也高于很多行業。地方議員不但能夠拿到可觀的“政務活動費”,還可領取追加的“第三報酬”,年均工作時間有時甚至不足百天。輕松賺錢還有面子,而且積攢人脈,這吊足了日本年輕人的胃口。
文章最后指出,地方議員本應是基層民眾利益的代表、日本政治的基石。可是,在不少日本年輕人眼中,這份工作已經完全變成了一份收入高、福利好的“金飯碗”,一旦當選自然會夾帶很多“私貨”,出現各類軼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是,如果在國家政治被獻金、賄賂等丑聞充斥的同時,地方政治也是烏煙瘴氣;在老年政客耍弄各種手段爭權奪利的同時,年輕議員也如此不堪,日本今后將變成什么樣子讓人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