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太經合組織貿易政策研究會執行董事杜戴維(David Dodwell)撰文指出,在當前這個階段,相信不會有人在預測緬甸路向時重蹈《遠東經濟評論》的覆轍。即使緬甸政權于4月1日成功交接,眼前還有很長的路。但相對于過去50年,今時今日我們對緬甸和緬甸人民可以更加樂觀。我只希望緬甸也會有一個與鄧小平看齊的人物。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新聞界有一件流傳已久的軼事:1975年,備受尊崇的《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雜志曾經預測,到了2000年,亞洲最發達的兩個國家將是菲律賓和緬甸。
之后的進展大家都很清楚。新聞從業員的預測能力也不過如此。
直到今天,菲律賓的表現仍然令人失望,哪怕近幾年的確曾經錄得令人鼓舞的增長。而對緬甸的預測則可謂錯得離譜。
因此,當地自吳努1962年被推翻以來的首屆民選國會將于2月1日就位,其意義也就相當重大,不但對緬甸5300萬長期受苦的人民如是,對亞洲整體來說也一樣。
半世紀以來,緬甸一直受到國際制裁和孤立,期間展現過多次“虛假的曙光"尤其是1988年受殘酷鎮壓的全國抗議,但如今有可能即將恢復正常狀態,重新融入全球其他地區。自從昂山素季2010年獲釋、2012年舉行議會局部選舉以來,外界的期望就愈來愈高;去年11月,當地更舉行全國大選,昂山素季的全國民主聯盟大獲全勝。
未來兩個月是關鍵,因為統治緬甸半個世紀的軍方終于要接受考驗:軍方一直掌控國家,并由此致富,但卻令國家深陷泥沼;他們這次是否真心愿意放寬控制呢?抑或他們眼見自己即將失勢、而新當選的國會議員將在“鐵蘭花"昂山素季的帶領下擔起決策角色,會在最后一刻恢復軍政府的專制統治?
大多數觀察家認為,事態已到了這個階段,軍方應不太可能反悔。不過,早在5年前,總統登盛就解除昂山素季的軟禁,并開始推動民主化,兩個月前還和平地舉行了全國選舉。在這種情況下,外界仍然嚴肅討論出現重大逆轉的可能,委實令人深思。
為什么大家仍抱有疑慮?首先,該國許多重點產業和行業特許經營權仍然由軍方大批領導人掌控。緬甸是全球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包括沿岸的海洋資源、礦產、紅寶石、玉石,而全球最優質的部份木材,也出自這里的森林。然而,這些充裕的資源僅令軍方高層家庭致富。若軍方沒有特赦“變節者”或其他安撫行動,的確仍有可能出現變數。
其次,雖然全國民主聯盟在選舉中大勝,但實權仍然主要在軍方手中。例如,軍方自動得到國會四分之一議席,仍然擁有管理國家安全及內政事務部門的權力,同時控制國家下至鎮級的行政中樞。就算昂山素季的全國民主聯盟熱切希望將與軍方有關聯的人士清出政府部門,但緬甸與外界隔絕近50年,極為欠缺技術官員,因此這種做法并不可行。預料該國未來數十年都將受到技術官員不足的困擾。
昂山素季雖然深具個人魅力,但仍必須展現出治國能力,外界對緬甸的未來才會更有信心。 1976年,毛澤東終于了解到自己令中國泥足深陷,別無選擇之下,只能改變方針,重建這個破落貧困、人民食不果腹的國家。當時毛澤東(無疑是咬緊牙關地)解除鄧小平在南昌的軟禁,讓他擔起這個責任。若沒有鄧小平過人的智慧和敏銳的政治觸覺,相信中國無法擺脫那些為了政治而讓人民饑寒交迫的黑暗日子、走上復興之路。但緬甸的鄧小平在哪里?昂山素季有魅力有豐采,但如今這個國家在許多方面都和1976年的中國一樣破落不堪,她有能力讓緬甸重回正軌嗎?
如果時年70的昂山素季與國內無甚耐性的千禧世代有更大連系,也許會增強外界對其新政府的信心。盡管她極受人民愛戴,但她仰賴和信任的非官方顧問都已年邁,國人對他們沒有多大興趣。緬甸年輕一代都急于看到國家情況迅速改善,但全國民主聯盟與年輕一代有多大連系,委實令人質疑。若政府表現不佳,軍方就會有借口迅速奪回權力。
因此,緬甸能否從2月1日起和平交接,至4月1日將權力交給新總統及其班子,就至關重要。這不僅對緬甸人民十分重要,也與數以千計準備重回當地的投資者息息相關。
昂山素季獲釋后,國際對緬甸投資大增,海外直接投資于2010年飆升至近200億美元,遠高于過去10年的年均10億美元以下但其后于最近4年,海外投資意欲大跌,年均總額為40億美元左右。若緬甸于愚人節當天成功過渡為文官政府,則可以預期投資將大增。當地有龐大的基建需求,許多國際投資者和投資機構都蠢蠢欲動。
緬甸局勢仍未明朗,也許這就是為何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偏偏沒有提到緬甸。中國至今已是緬甸的最大投資國,從昆明到印度洋的路線明顯是習近平“絲路"愿景的一環。中國對緬甸只字不提,也有可能是出于外交理由,因為中國在當地的許多投資都與快將下臺的軍政府有關。又或者,中國是考慮到緬甸對中國等外來勢力的不安。
在當前這個階段,相信不會有人在預測緬甸路向時重蹈《遠東經濟評論》的覆轍。即使緬甸政權于4月1日成功交接,眼前還有很長的路。但相對于過去50年,今時今日我們對緬甸和緬甸人民可以更加樂觀。我只希望緬甸也會有一個與鄧小平看齊的人物。
杜戴維(David Dodwell)為香港亞太經合組織貿易政策研究會執行董事 文章摘自南早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