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評論文章指出,美銀的印度和波蘭指標也呈現上行趨勢。巴西也是一樣。在巴西,貿易收支得到了里亞爾下跌的支撐,股市企穩,零售銷售額的跌勢已經放緩。巴西的經濟衰退會“加劇”,直到2016年晚些時候之前,經濟活動不會開始復蘇。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新興市場愁云慘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大宗商品價格暴跌造成沖擊,中東地區局勢緊張,巴西和俄羅斯經濟衰退,這些消息輪番登上新聞頭條。
行業協會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不久前表示,上述情況導致緊張不安的外國投資者前所未有地連續六個月從新興市場國家撤出資金。
但是,拋開這些不絕于耳的噪音,我們可以說,盡管新興市場的表現不怎么樣,但形勢真的沒那么糟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6年,新興市場經濟增長率將從去年的略低于4%提高至4.5%,扭轉連續五年的放緩趨勢,并幫助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率從3.1%提高至3.6%。

此外,這樣的改善應該會出現在新興市場相當多地方,按照IMF的預測,就連獨聯體(前蘇聯)以及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2015年這兩個地區的經濟很可能出現了收縮)也都將要恢復增長。
懷疑論者或許還會說,IMF高估未來增長率、后來不得不調低預測值的情況出現過太多次了。
然而,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編制的數據適時出爐,使IMF當前的樂觀態度增加了可信度。
不久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該銀行自有的跟蹤10個最大新興市場經濟體周期性商業狀況的指數GEMcycle,在2015年12月已是連續第4個月上揚。

正如第一張圖表所顯示,目前這輪反彈已收復了該指數自2013年年中以來的跌幅。
圖表中零對應的基準線代表美銀對這10個新興市場經濟體趨勢增長率的估計值,也就是4.5%。
由于目前GEMcycle指數開始接近這根趨勢增長線,美銀預測,同比經濟增長率將從2015年第4季度的3.9%,提高至2016年的4.3%和2017年的4.8%。
美銀全球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和外匯策略師阿爾貝托· 埃茲(Alberto Ades)警告稱,復蘇“仍顯脆弱”,到2016年下半年之前,復蘇態勢不太可能擴散到多數新興經濟體。
不過,前景基本樂觀。雖然并非為“追蹤國內生產總值(GDP)”而設計,但正如第二張圖表所示,基于零售額、工業產量和股票市場價格等指標的GEMcycle,近年來已成為相當可靠的GDP增長率預測工具。

然而,基本的國別數據呈現出一些鮮明的對比。正如第三張圖表所示,自2010年以來基本處于下行區間的美銀俄羅斯經濟狀況指標,在2015年4月左右觸底,隨后在更強勁的用電量和工業產量數據帶動下,進入了上行軌道。
這表明,俄羅斯漫長的經濟衰退期現在應該結束了。 “在我們看來,投資將成為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俄羅斯經濟增長率將從2015年的-3.7%反彈至2016年的零增長,”埃茲表示。
美銀的印度和波蘭指標也呈現上行趨勢。巴西也是一樣。在巴西,貿易收支得到了里亞爾下跌的支撐,股市企穩,零售銷售額的跌勢已經放緩。
然而,埃茲表示,他仍預計巴西的經濟衰退會“加劇”,直到2016年晚些時候之前,經濟活動不會開始復蘇。
近幾個月來,中國的指標也上漲了,扭轉了2015年早些時候的下跌趨勢,不過近期中國股市的拋售行情和疲弱的非官方制造業調查數據表明,反彈可能會很有限。
情況或許尤其如此,如果美銀中國股票策略主管崔偉(David Cui)的預測事實上正確的話。崔偉預測,由于去除過高杠桿率的影響,2016年全年上證綜指(Shanghai Composite)將下跌27%。
相比之下,正如最后一張圖表所示,南非的指標正迅速下降。埃茲警告稱,鑒于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疲弱,南非經濟的前景“極具挑戰性”。

不過,總體而言,如果整個新興市場的增長率可能接近4%至4.5%的趨勢水平,這確實引出了一個疑問:為何眼下市場整體情緒如此悲觀和沮喪?
埃茲認為,原因在于評論人士選取的對照基準,其中許多人似乎假定,本世紀初的高增長率為正常水平。
“與2005年至2011年間對比的話,(現在的)增長率看來很糟糕。那時,新興市場的平均增長率為6%至7%,”他說, “但與一個更正常時期(例如1992年、1993年至2000年)對比的話,現在的平均增長率跟那時相差并不太多。”
這反過來又引發了一個疑問:反常的到底是上世紀90年代和當前時期,還是2005年至2011年的繁榮期?
埃茲認為,后者才是反常的。“當時,我們看到非常高的流動性,異常高的信貸增長,異常高的貿易增長,進口和出口的年增長率達到25%,大宗商品價格也不斷上升。”
“那些年是不正常的。很多人被沖昏了頭腦。”
譯者/邢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