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張平認為因受到注冊制、大小非解禁、IPO開閘等利空的阻撓,股市在經歷了連續上漲之后,已成強弩之末,只能選擇向下探底之路。熔斷機制推出的首市,A股卻戲劇性在第一天觸發閾值。這既說明了A股市場存在著較大泡沫,只是在人為救市的情況下泡沫還在維系著,而一有風吹草動,股市下跌將在所難免。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A股市場發生了頗具戲劇性一幕,新年首日便觸發熔斷機制!4日,兩市早盤低開低走,午后兩市持續下挫,13:13分,滬深300跌5%觸發熔斷,三家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暫停交易15分鐘。創業板指暴跌超7%。
至了13:28,兩市恢復交易,隨即滬深300指數跌逾7%,于是觸發熔斷機制最高閾值,兩市逾千股跌停,A股將暫停交易至收市。截至撰稿時,滬指跌6.85%報3296.66點。
對此,專家指出,由于去年過度使用杠桿,指數跌幅超過5%的次數與往年相比,將愈加頻繁,出于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考慮,如今監管者在有漲跌停限制的情況下推出了熔斷機制,意在給A股市場起到“雙保險”作用。
但實行熔斷機制首日便觸發該機制,實在出乎意料。A股在2016年的這樣走勢,告訴股民當注意風險,控制好倉位。
不過,筆者認為,自去年10月份A股觸及2850點所謂的“嬰兒底”之后,在短短數周內漲至3600點以上,上漲勢頭并不亞于之前的“瘋牛行情”,場內融資業務也有暗中擴大。
而監管層在去年末對場內外資金“去杠桿”,以及險資被要求在舉牌上市公司時要說明資金來源之后,外圍資金趨于謹慎,股指迎來新年開門綠也不足為奇。那么誰是加速股市深跌的幕后元兇呢?
首先,由于去年末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并暗示美國已進入加息周期,人民幣匯率便開始了跌跌不休。于是加速了境內外資金流出的速度。到了1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032,較前一交易日下跌96個基點。而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更是大跌501基點,跌幅達0.7629%,至6.6171。
可能有人會問,人民幣加快了貶值的速度,與A股漲跌市場有何干系呢?我覺得影響在二個方面:一方面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使得更多的人愿意持有美元資產,而大量人拋售人民幣計價的資產,這會導致資金流出的速度加快。這對于A股來說,自然難逃暴跌宿命。
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是源于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12月官方制造業PMI49.7,預期49.8,前值49.6,經濟增速仍不容樂觀,影響市場做多情緒;
再者,1月份的減持大潮將來臨,市場聞之色變。根據規定,18號文件的有效期為2015年7月8日至2016年1月7日,這六個月內解禁的限售股將在1月8日全部解除減持禁令,可減持的最大規模約為1.2萬億,占比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5.5%。
其中,首發原股東限售股和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占比分別為33%和61%,是此次解禁大潮下的主力成分,也一定程度說明或將出現大規模減持情況。可以肯定,如果監管層沒有出臺相關管理文件緩沖此輪“減持大潮“,一月份二級市場資金面或將受到短期沖擊。
最后,年末行情已經透支了春節攻勢的潛力。從去年10月開始,股市觸底發動了新一輪反彈,在短短的數周內,出現了數百點的驚人漲幅。
而到了2015年12月份,A股市場即使在美聯儲加息、港股重挫等利空情況下,上證綜指仍然漲了2.72%、滬深300指4.62%、創業板指1.55%。
不過,今年因受到注冊制、大小非解禁、IPO開閘等利空的阻撓,股市在經歷了連續上漲之后,已成強弩之末,只能選擇向下探底之路。
熔斷機制推出的首市,A股卻戲劇性在第一天觸發閾值。這既說明了A股市場存在著較大泡沫,只是在人為救市的情況下泡沫還在維系著,而一有風吹草動,股市下跌將在所難免。
更說明了2016年股市既下跌空間很大,卻又“猴性”十足,僅靠熔斷機制無法逆轉市場調整的趨勢。所以,筆者認為,本輪行情已經結束,別指望慢牛行情來幫你賺錢,在股市中博弈能不虧損就是萬幸了。(商業見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