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1月9日報道曾響當當喊出“十二五”期間實現整車年銷200萬輛的奇瑞汽車,顯然已無望兌現。
2015年前11個月,奇瑞汽車銷量(含出口)44.13萬輛,與2014年同期的41.59萬輛相比,增長約為6.08%。但按照平均月銷量4.01萬輛計算,奇瑞汽車全年銷量約為48.14萬輛,幾乎僅相當于“十二五”規劃目標的24%,同時也遠不及2011年的64萬輛年銷量水平。
然而,這超過4倍的巨大落差,事實上卻是奇瑞自己選擇的。
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的話來說,“在奇瑞決定轉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做好了犧牲銷量和排名的準備。”而這場大刀闊斧“回歸一個奇瑞”的戰略轉型,自2013年正式啟動以來,不僅殘酷地將奇瑞從擔綱自主大旗的寶座上拖下,甚至使其跌出汽車企業年銷量榜單十名開外。
也因如此,轉型中的奇瑞將2015年的銷量目標重新設定為43萬輛,這在去年前11個月就已完成。更幸運的是,盡管舍棄了銷量和排名,但痛定思痛的自我革新后,奇瑞在盈利能力和品牌溢價上都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
自我革新
“十二五”年銷200萬輛,這個現在看來完全不可能達到的數字,在彼時業內看來甚至有些保守。
這也并不奇怪。2010年,盡管與全年70萬輛目標失之交臂,但年銷量達到68.2萬輛的奇瑞汽車,同比增長幅度已高達36.3%。這也正意味著,若將增速水平保持下去,2015年實現200萬年銷量指日可待。而安徽省另一家整車制造企業——江淮汽車,在2010年年銷量46萬輛的基礎上,亦將“十二五”規劃的年銷量目標定在160萬輛,倍增幅度遠高于奇瑞。
不僅如此,彼時的奇瑞汽車,在依靠明星車型QQ獨霸微型車市場鰲頭,形成穩定的銷量支撐后,更同時擁有奇瑞、瑞麒、威麟、開瑞、旗云五大品牌,并形成了包括轎車、越野車、商務車、微車,從中低端到中高端的全系列產品布局。
未曾預料,2011年,在購置稅優惠政策逐漸收緊、部分城市開始限購、節能補貼標準的提升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汽車市場整體降溫,自主品牌在整體乘用車市場中的市場占有率下滑趨勢更愈發明顯。2011年奇瑞年初定下的80萬輛銷量目標,到最終完成僅64.3萬輛,同比下滑5.7%。
當然,在整體汽車市場遇冷的原因之外,奇瑞在品牌管理、車型布局等諸多方面的內在問題也日益凸顯。2012年,奇瑞汽車全年銷量56.33萬輛,與2011年的64.3萬輛相比,同比下滑了12.4%。而進入2013年,奇瑞汽車仍在進一步下滑——全年銷量42.32萬輛,同比下滑幅度約20%,在這其中30萬輛左右的國內市場銷量,同比下滑情況亦十分嚴峻。這也同樣使得奇瑞在2013年產銷量跌出行業前十,更以全年汽車企業銷量負增長幅度最高墊底收官。
但之于奇瑞而言,盡管同樣未能止跌回升,但2013年與2012年比,卻有天壤之別。
“由20余款車型精簡到11-12款車型,其余逐步退出市場。”2013年4月,在尹同躍宣布“回歸一個奇瑞”的戰略轉型中,產品矩陣第一個被 “開刀”。這也就意味著,此前奇瑞不吝重金邀請國際球星梅西出面站臺,并意欲向高端轉型而設定的瑞麟品牌及旗下車型將全部雪藏,旗云、威麟等品牌也將一同淡出公眾視野。
再續征程
潛心謀劃數年的產品矩陣,要大刀闊斧地砍掉一半也僅僅是看得見的在售車型,事實上,尚在研發階段的項目也由尹同躍親自操刀砍掉了100個有余。
不難體會這其中奇瑞所歷經的糾葛與決心。好在進入變革期后,奇瑞迅速開始在新架構上拓建未來框架。2013年,奇瑞宣布轉型后所推出的艾瑞澤7、奇瑞E3及瑞虎5三款車型全部出自全新正向研發流程體系的iauto平臺的新車型。緊隨其后,定位稍低于艾瑞澤7和瑞虎5的艾瑞澤5及瑞虎3兩款車型也陸續推向市場。
2015年12月18日,奇瑞汽車自成立以來累計生產的第500萬輛車下線,這也使得奇瑞成為截至目前中國第一家完成累計500萬輛產銷規模的汽車企業。“本想等到1000萬輛的時候再慶祝,可是過去5年奇瑞太艱難了,需要一個新起點。”下線儀式上,尹同躍的一席話袒露了奇瑞汽車艱難轉型以來的荊棘與坎坷。
產品矩陣的削減和重塑只是奇瑞轉型的一方面,2013年7月15日,奇瑞汽車在2013年半年度員工總結會議上做出了實施大區制改革的決定——奇瑞銷售總公司將更名為營銷公司,醞釀了2年之久的分銷中心計劃也開始正式實施;11月,奇瑞商用車(安徽)有限公司亦開始機構調整,整合江北項目、專用車、開瑞、客車、瑞慶、瑞隆動力總成等項目。
好在,銷量和排名上的犧牲迅速換來了回報。奇瑞E3在J.D.Power亞太公司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報告》中脫穎而出,獲得緊湊型轎車第一名,而瑞虎3在緊湊型SUV中位居行業第三名,自主品牌第一名。
而在出口方面,截至2015年底,奇瑞汽車累計出口量120萬輛,亦連續13年位居全國第一位。
轉型同樣帶來了盈利能力上的大幅提升,2013年,奇瑞銷售額仍超過100億元,增幅達到20%,單車售價和利潤也大幅上升。“銷量下來是短暫的,我們會回到自己應有的位置。”尹同躍預計,在新產品、新品類的釋放下,2016年奇瑞的總銷量將增長3倍以上。
而通過于以色列集團及與捷豹路虎的合資,分別成立的奇瑞捷豹路虎和觀致汽車,更令壯大后的奇瑞走向更強獲得了更多可能性。在尹同躍看來,奇瑞自我革新所帶來的盈利能力還將進一步大幅拉升。“奇瑞2015年的銷售額有望突破1000億元,利潤會達到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