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1日電 本周,一系列重大事件撼動全球,“反恐”無疑成全球關鍵詞。巴黎恐襲血案致逾百人遇難,馬里酒店遭襲170人質被劫持,法國尋求組建打擊IS大聯盟;俄客機失事確定系遭恐襲,普京下令打擊IS不手軟,欲切斷其“財路”;巴黎恐襲殃及敘難民,美國30州拒接收難民,奧巴馬還能堅持“接收計劃不變”嗎?
巴黎恐襲血案撼動全球 多國高舉反恐大旗

11月13日晚,法國巴黎發生系列恐怖襲擊,造成百余人遇難,震驚全球。“伊斯蘭國”(IS)組織隨后宣稱對此事負責。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恐襲當晚發表講話,宣布法國進入“緊急狀態”,一方面,全力追捕恐襲嫌犯,加強安保,另一方面,密集空襲敘境內IS據點。在血案發生后第6天擊斃一恐襲頭目,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也啟程加入打擊IS行列。
巴黎恐襲案讓“反恐”一時成為多國關注焦點。英、德、比利時等歐洲國家紛紛加強安保,曾經歷過“911”的美國更是提高警惕,并出重金懸賞IS頭目。同時,法國尋求在俄美參與下組建一個打擊IS“大聯盟”,并準備在安理會尋求國際合作。美俄兩國在打擊恐怖主義立場上也取得突破,中東反恐新聯盟有可能形成。
馬里酒店遭襲170人被劫持 大部分人質已獲解救

馬里首都巴馬科一酒店20日遭槍手襲擊,酒店內大量人員遭劫持。據路透社、美聯社等報道,巴馬科市麗笙酒店恐襲事件已造成至少27人死亡。目前人質事件已結束,大部分人質獲得解救。中國駐馬里大使館證實有3名中國公民在襲擊事件中不幸遇難,另有4名中國公民獲救。
俄確認客機失事系遭恐襲 “普奧會”熱聊打擊IS

普京17日宣布,俄上月失事的客機系遭恐怖襲擊。IS則發布了炸毀客機的炸彈照片。普京誓言要對兇手“復仇”,俄方把對敘境內IS的空襲強度加倍,摧毀500輛恐怖分子運油車,欲切斷IS“財路”。
有分析稱,俄加強反恐有助于進一步改善與西方關系,改變孤立局面。“普奧會”被認為是美俄關系的重大突破。在G20峰會期間,普京就和奧巴馬“熱聊”35分鐘,討論了敘利亞問題。奧巴馬還呼吁俄集中精力打擊IS。
美國30州拒收敘難民 奧巴馬還能堅持“計劃不變”?

巴黎恐襲事件殃及敘難民群體,“拒絕難民”的論調在西方不絕于耳。盡管奧巴馬一再強調,美國安置敘難民的計劃不變,但本周已有超過30名州長明確表示不愿接收敘難民。一項民調也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民眾不愿讓敘難民進入美國。
奧巴馬和共和黨人士圍繞敘難民問題展開爭論。奧巴馬稱拒收敘難民有違美國價值觀,國務院也強調,明年的難民接收計劃不變。但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19日投票通過了暫停接納敘難民法案,向奧巴馬攤牌。
聯合國研究潘基文訪朝事宜 日子談攏了嗎?

本周關于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訪朝的話題,頗有些曲折反復,讓網友不知所措。15日,韓媒援引聯合國消息人士稱,潘基文將于本周訪朝。而潘基文發言人辦公室則于當晚表示,對此事暫無評論。18日,韓媒證實,潘基文本周不會訪朝。
隨后,有朝方消息人士稱,潘基文將于23日訪朝。聯合國否認了這一計劃,稱正協調日期。不論日子最后定在哪天,潘基文被指的確在推進訪朝事宜。盡管今年5月份的訪朝計劃未能成行,但潘基文一直表示愿為促進朝鮮半島和平發揮作用。此次若能成行,或將為解決朝核問題帶來重大契機。
安保法案“滿兩月”抗議聲不斷 日本掀反安倍狂潮

19日是日本參議院通過新安保法案滿兩個月的日子。反對安保法的日本市民團體在國會前組織抗議集會,現場聚集約9000人。最新調查顯示,多數日本民眾仍對安倍內閣強推安保法案持負面評價,輿論對其違憲的相關質疑一直未曾間斷。
此外,巴黎恐襲發生后,日本國內反對安倍政權的呼聲此起彼伏,有分析稱,“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通過安保法案等一系列政策,將日本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
厄爾尼諾現象進一步加強 今年年底迎“暖冬”

人類居住的星球已經因為氣候變化發生了顯著改變,厄爾尼諾現象正不斷增強。世界氣象組織16日發布報告指出,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將是15年來最糟糕的一次。一個成熟且強大的厄爾尼諾天氣事件預計將在今年年底達到峰值。
今年1月至9月份,全球表面平均溫度達到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值,2015年可能成為史上最熱一年。因此,即將到來的這個冬天可能因厄爾尼諾影響成為“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