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2009年起,流通中的韓元每年增長15%,是前五年增長率的三倍多。在美國,面值為100美元的鈔票如今占紙幣價值的80%。在英國,面值最大的 20鎊和 50鎊鈔票在流通現金中的比例越來越大。
不少金融專家、執法人士和央行決策者都在唱衰現金,新型銀行卡和優步這樣預設交易信息的移動應用也正在加速人們離棄現金的步伐。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隨著各國富裕程度提升和金融基礎設施升級,流通中的現金量起初將迅速增長,之后替代選擇興起,現金增速開始減緩。例如,2000年至2014年間經濟猛漲讓中國流通中的現金量增加了四倍。而在瑞典,過去十年對實物克朗的需求穩步下降。
事實上,現金在全球的表現比想象中堅韌。即使在富裕國家,不少地方對現金的需求仍在上升。最熱衷使用現金的富裕國家是韓國。很多韓國人選擇在家里囤上價值不菲的現鈔,而不是把錢存銀行。一方面因為超低利率降低了存錢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即使微薄的利息很大部分還要繳稅,申報的文書成本太高。同樣,英國也是“囤積狂”。調查顯示英國人自家保存了30億至50億英鎊(45億至75億美元)現金,相當于流通中英鎊的10%。
不難看出,盡管作為交換手段的現金正漸漸失去光彩,但作為儲值手段,它還有前途。(來源:《經濟學人》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