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5日在墨爾本表示,澳大利亞需要依賴中國來實現從資源依賴到更加開放現代化市場的變革轉型。
特恩布爾在墨爾本舉行的“2015年經濟和社會展望會議”上說:“中國正朝著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邁進。中國的電子商務規模已經超過美國,其經濟增長,尤其從消費層面看,令人驚嘆。”
他表示,對處于“后礦業繁榮”時期的澳大利亞來說,必須抓住并充分利用中國和亞洲不斷增長帶來的機遇。
他說,過去十年,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快速實現工業化,拉升了對鐵礦、煤炭原材料的需求和價格,“澳大利亞在礦業繁榮中受益,僅僅十年礦業占GDP的比重從2000年前后的不到2%驟升到7%。然而,我們不能依賴商品價格上漲來促進未來的增長”。
特恩布爾說,礦業繁榮的結束意味著澳大利亞必須另尋經濟增長點才能保持強勁、平衡的經濟發展。中澳自貿協定將為澳大利亞創造工作崗位和新的機遇,讓澳大利亞更好地加入到正在迅速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去。
“300年來,亞洲中產階級人數首次同歐洲和北美的中產階級人數加和持平,”他說,“我們已看到澳大利亞農業、食品、酒、教育、旅游和設計對中國出口的增長,這對我們來說意味著無限機遇。”
作為澳大利亞重要的公共政策討論會議,本年度會議的主要議題是“重新構筑改革基礎”,著重探討澳大利亞為改革構建共識中可能面臨的挑戰。
特恩布爾說,澳大利亞在迎接前所未有的政治經濟機遇的同時,要以足夠的勇氣和智慧迎接變革,“靈活機動是應對變化無常的關鍵。我們應當更加變通且富有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