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當地時間10月29日晚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中)在維也納敘利亞問題外長級多邊會議召開前一刻對記者講話?!D片來源:法新社
據法新社27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公布了打擊IS“伊斯蘭國”新戰略,考慮進行更多直接地面行動。然而,自奧巴馬上臺以來,奧巴馬政府就承諾實現全球戰略收縮,如今卻加大在中東的軍事投入,再加上15日奧巴馬宣布推遲從阿富汗撤走美軍,引來國際輿論的關注。美國防部此時宣布在中東調整戰略,其真實目的是什么?
美國歸來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國防部27日公布了美軍打擊IS最新戰略,稱美軍方將加大對IS的打擊力度,如有需要將進行更多直接地面行動。美軍打擊IS新戰略由三個部分組成,包括加大對敘境內IS基地拉卡的襲擊力度,同伊拉克合作奪回被IS占領的戰略重鎮拉馬迪,以及加大美軍單方面或輔助性參與的突襲力度。
英國路透社稍后援引美國官員的看法,稱美國正考慮向敘利亞派遣小股特種部隊,并向伊拉克派遣武裝直升機。
此前,美軍就從IS手中成功營救了約70名即將遭處決的伊拉克人質。這是美國第一次對IS 進行地面打擊。對于近來一直因拉馬迪落入IS手中、培訓敘利亞溫和反對派項目的終止,以及俄高調打擊IS而備感壓力的奧巴馬政府來說,這次行動顯然讓美國出了一次風頭。美國和西方媒體更是一片歡呼,大叫“美國回來啦”!
有分析認為,美國媒體《星條旗報》等大力贊揚美軍此次行動,是為接下來的更多直接地面行動做鋪墊。而美國國防部公布的打擊IS新戰略印證了這一說法。
重返泥潭
法新社稱,美軍25日成功營救人質后,五角大樓發言人庫克稱此次行動不代表美軍打擊IS戰略的改變,美軍不會直接參與地面作戰。此種論調更是多次出現在美國白宮發言中。7月奧巴馬就表示,美國沒有派兵參與直接打擊IS計劃。
更何況,奧巴馬自上任以來,就承諾在全球實現戰略收縮,將重點區域的軍事力量收回來。美國《外交》雜志文章指出,在中東政策方面,奧巴馬上臺后一直尋求“合理精簡”的地區定位,以減少美在中東龐大的軍事和政治投入,避免被拖入一場新的戰爭。
如今,美國決定重啟地面行動的新戰略,加大在中東的軍事投入。加上15日奧巴馬宣布推遲從阿富汗撤走美軍,這與奧巴馬此前一直強烈反對美軍深陷中東泥潭的態度背道而馳,暴露了美國中東以往政策的無效,也凸顯了美國一直以來在國際問題上前后不一,搖擺不定的態度。
奧巴馬在任期最后階段,決意重返中東泥潭,與俄羅斯在中東影響力的擴大不無關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李偉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俄羅斯在敘利亞境內空襲IS效果明顯,加上俄調整了對敘戰略,拉攏敘溫和反對派,積極推進敘政治改革進程,成功地把國際視線聚焦在反恐上。
俄羅斯在敘問題上成功“逆襲”,大大引發了美國的擔憂。美國擔憂如果任由敘戰局照此趨勢發展,之后的和平談判和政治進程將不利于美扶持的溫和反對派,不得不出手阻止局面失控,重返中東泥潭成為了美必然選擇。
前景未卜
俄羅斯在敘利亞空襲行動在30日滿一個月,敘利亞局勢已經有了較大變化。李偉建表示,敘政治過渡計劃成為新的關注點,而俄在這一點上掌握著更大的主動權。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對于當地時間29日晚在維也納召開的關于敘利亞問題的外長級多邊會談,各方態度已經有所轉變,一致同意不把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未來放在談判桌上。這表明,推翻阿薩德政權已經排在反恐之后。
美國《外交》雜志表示,美國此時重啟地面行動令人擔憂,如果只重軍事打擊而罔顧地區的和平進程,其前景或許將離中東人民的愿景越來越遠。
俄羅斯方面對于美國打擊IS新戰略有些不以為然。據俄羅斯衛星網29日報道,俄國內有觀點認為美國此舉是為敘反對派提供掩護,更有甚者,認為美國因經濟原因而無法實現該新戰略。截止目前,俄羅斯沒有與美就兩國軍隊在敘利亞可能的地面軍事行動協調進行磋商。
美國國內并不是一致同意派遣地面部隊打擊IS。據法新社消息,共和黨議員們認為政府這一做法于事無補。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表示,美國的新戰略只會事倍功半。路透社稱,美國新戰略還處于起草階段,獲得通過尚需時間。這都為美國打擊IS新戰略的實施增加了不確定性。
而且,美國公布的新戰略需要盟友的配合。然而,美國主導的“反恐聯盟”內部早已對打擊IS程度和范圍存在分歧,各有盤算。新戰略的實施前景并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