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中國人都不善于向世界講中國自己的“好”,尤其不愿“標榜”中國人為世界作的貢獻,更不愿去談什么“拯救”世界的創舉。這多多少少是目前中國在海外的形象相對消極負面的原因之一。
前段時間,筆者在美國出差,在CNN、CNBC等頻道上幾次看到關于中國的國家形象廣告,講《一帶一路,連接你我》《中國,與你同行》等,每段在30秒鐘到一分半鐘之間,簡潔明了,落落大方,讓人眼前一亮,周邊的美國朋友也為此豎大拇指。
一位美國智庫學者對筆者說,這樣的廣告固然是國家舉動,但的確應該更多。中國對全世界作出了那么多貢獻,但說得實在太少了。
類似這樣的感慨是真實的。筆者近些年在各國交流,實實在在地聽到不少類似對中國的贊許與建議。
在南非,與當地智庫對話。對方說,全非洲現在已經在反思政治價值觀了。為什么非洲不能像中國那樣,先解決溫飽,而不是意識形態先行、整天搞選舉、開空頭政治支票呢?中國在非洲建了那么多公路、鐵路、機場、大樓,這些對民眾是最實惠、最看得見摸得著的,這才是非洲最需要感謝和學習的。
在土耳其,當地一位知名社會領袖說,美國太可惡了!他們要求伊拉克改善人權,發動了戰爭,卻死了幾十萬人,誰去關切那些死去無辜者的人權呢?他們要求敘利亞改革,慫恿了內戰,卻讓一個中產階級居多的富國變成了難民國,現在美國卻躲在后面,一個難民都不接受。中國的國家治理,太值得中東國家學習了。
在尼日利亞、在波蘭、在馬來西亞等等,筆者每到一地,都能聽到當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