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小平
樓市雙限購政策,在這個夏天進入調整階段。種種跡象顯示,地方政府救市的重點,正在從取消限購轉移至放松信貸。
8月4日,紹興市住建部出臺11條措施促進市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分別從購房政策、銀行貸款、公積金貸款以及商品房合同備案等方面出臺服務舉措。此舉也意味著紹興成為浙江第五個發文救市的城市。
紹興的救市政策,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記者的微信朋友圈瞬間被刷屏。昨日,浙江一家大型房企負責人感慨,比限購松綁更厲害的政策終于出來了,因為根據紹興的救市政策,二套房認房不認貸,即賣掉的房子不算在二套房內。除首套房外的新房首付,地方法人銀行按不低于40%的最低比例執行,而其他銀行目前是不低于70%。可以說,對近期諸多城市的救市政策進行比較可知,紹興邁出的步伐遠超預期。
雖說紹興出臺救市政策早已在意料之中,但是讓業界詫異的是,此次紹興的救市政策,不單取消限購,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預商業銀行放款,包括控制首付比例、利率、放款時間等,同時還在盤活二手房市場,規范市場交易等方面有所規定。
從此前的遮遮掩掩、只做不說,到如今的大大方方政策出臺,地方政府正在掀起救市大潮。不完全統計顯示,在48個限購城市中,截至目前,至少有28個城市已經對限購令做出了調整。這些加入救市大軍的地方政府,一般在限購政策上做文章,或全面取消,或部分調整。不過,實際效果似乎不太明顯。究其原因,信貸政策對樓市的影響力遠遠大于“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