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
目前,地方政府負債率處于較高水平,特別今年是債務到期的高峰年份之一,很多人擔心出現系統性風險。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認為,當前中國的地方債務仍處在可控的狀態,仍低于國際安全線。這兩年為了規范地方的借債行為,政府連續發了幾個文件,而且要求各地加強對地方債務平臺的清理、管理。這些措施正在起到成效。
與國外舉債消費不同,中國地方借債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民生,具有償還能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指出,債務問題不要著急,放幾年賬沉不了,利息照還。政府手里掌握的資源還很多,土地資源不能拍賣還有別的資源,比如街道的命名權等。所以,不要杞人憂天,地方債務不會引起系統性風險。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從公布的數據來看,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總體風險仍然可控。首先,關鍵指標未突破紅線。其次,地方政府性債務與地方政府收入在地域分布上比較匹配。再次,融資方式多元化。最后,主要債務投向自身具有一定償債能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性債務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同于企業的信用;另一方面地方性政府擁有持續穩定增長的可觀收入以及相當一部分資產可以進行轉讓,再加上總體的債務規模還沒有超過國際公認的參考標準,所以有理由認為目前總體上債務風險可控。”連平認為。(記者 羅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