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機構壞賬洶涌
AMC生來干的就是技術活。壞賬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從來就是非常頭痛的東西,而AMC的職責就是把壞賬承接到自己手上,然后消化并盡量創造利潤。 據悉,1999年,為處置國有銀行l.4萬億元不良貸款,我國成立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截至2009年底,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累計收回2000多億元,僅夠 支付債券利息,連員工的工資都不夠。
而對于地方AMC來說,隨著GDP增速趨緩,地方銀行不良資產將隨著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信貸資產潛在風險逐漸顯現,地方政府迫切需要有一家 專門處置和收購金融不良資產的機構來化解和降低地方金融風險。同時,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業核銷壞賬達1001億元,核銷率較年初提高了近15個百 分點,處置回收不良貸款922億元。但同時21家主要銀行關注類貸款上半年增加了1330億元,未來銀行資產質量或將持續承壓。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五省市AMC所在的地方銀行壞賬率都較高。如江蘇銀行2011-2013年的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年增長,分別是0.96%、 1.01%和1.15%;而杭州銀行2011-2013年的不良貸款率也是連年攀升,分別為0.59%、0.97%、1.19%,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 7.54億元、14.82億元和20.59億元。
地方AMC究竟能吞下多少壞賬,令人堪憂。而更讓人擔心的是地方AMC的盈利模式。據公開資料顯示,全國性四大AMC收購不良資產的資金來源, 一是中央政府再貸款;二是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相應的銀行發行金融債券。“地方AMC可能包括剝離銀行不良貸款、拯救企業以及并購重組,通過把不良資產 ‘有價值’地賣掉,完成處置。”一位業內人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