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軟件是軟肋
從整個IT產業鏈來看,中國IT產業呈現出“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狀態,即上游的硬件和下游的應用軟件相對較強,而中間的基礎軟件相對更弱。
基礎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中間件。操作系統方面,包括服務器操作系統和PC操作系統。國內還沒有小型機和大型主機的操作系統,這些操作系統無法替代。在PC服務器操作系統方面,國內有中標軟件、中科紅旗等Linux操作系統,這些國內廠商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國外廠商的服務器操作系統。
前不久,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就發文禁止所有政府計算機類產品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這給國內廠商打了一針強心劑,但他們依然要面對生態環境差等難題。
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移動操作系統也將成為各家廠商爭奪的重點。倪光南認為,中國企業在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方面做得很差,目前還是被蘋果、谷歌和微軟這三家國外公司所壟斷。
“從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發展趨勢看,將來從傳統的桌面PC到移動終端,再到智能家居設備和可穿戴設備,這類智能終端的操作系統將是融合的。當然,這需要有一個過程。但是人們已經看到,與蘋果和谷歌相比,較為后進的微軟反倒在融合方面走在前頭,現在的Windows 8已經是融合形式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了,估計蘋果和谷歌也會很快地將它們的移動操作系統和桌面操作系統融合起來。”倪光南說。
在他看來,新老操作系統的替代時間窗口不會很長。蘋果開拓移動領域,安卓進入移動市場,都只花了幾年時間。所以如果國產系統做得太慢,將來這個領域的壟斷者站穩了腳跟,鞏固了壟斷地位,作為新來者將很難挑戰它們的壟斷地位了。
數據庫方面,當前主要由Oracle、IBM DB2、微軟SQL Server等產品占據市場,國內產品主要有南大通用、達夢、人大金倉等公司研發的產品。
根據海比研究的調研,在通用數據庫方面,國內廠商技術積累不足,還處于追趕者的位置,尤其是在行業的核心業務系統中,在大批量實時交易處理方面,國內廠商的穩定性尚需提高。但在面向大數據處理的新型數據庫,即應用行業大數據的分析場景方面,國內產品和國外產品是處于同一水平上的,可以實現替換。
倪光南認為,為了提高國產數據庫在傳統關鍵業務應用方面的競爭力,不僅需要提高數據庫本身,還應該將數據庫和操作系統、文件系統、存儲系統等一起整合,進行優化,用整體解決方案與國際廠商進行競爭。
中間件領域,在傳統核心業務系統中所使用的交易中間件、消息中間件方面,國內產品在性能和穩定性方面還是很難替代國外產品。
相關數據顯示, IBM、Oracle兩國外軟件巨頭占據著國內中間件市場的主要份額,2012年分別為 36.1%、 31.8%,形成了中間件市場競爭的第一梯隊。IBM、Oracle的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良好的品牌影響力、在IT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及其在數據庫、服務器領域良好的配套支持。
不過,在對實時交易數量不苛刻的情況下,以東方通等為代表的國產中間件已經可以替代。近幾年中間件國產化趨勢也愈加明顯,2012 年包括東方通、金蝶等在內的國產中間件廠商的市場份額達到20%以上。
“要扭轉國外品牌占有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局面,國內的軟硬件廠商也必須積極行動起來,從產品、技術、服務層面來有效應對信息安全化問題。國產品牌首先要正視與國外品牌的差距,盡量在某些優勢領域體現出國產品牌不可替代的價值。同時,也需要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數據庫、云計算、基礎網絡建設方面加大技術產品的研發力度,提升產品的性價比,盡量縮短與國外品牌的差距。”海比研究指出。(第一財經日報)
未來三年國產軟件或成大企業信息化建設投資熱點
2014年首屆國產軟件產業鏈合作峰會日前舉行,峰會一大亮點是《大型企業信息系統的國產化路徑》白皮書的發布。白皮書預計,未來三年,在大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國產軟件和解決方案將會成為企業信息化的應用重點和投資熱點。
該白皮書由海比研究、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分會聯合推出,是國內首份針對大型企業信息系統國產化的研究報告。據稱,為調查大型企業信息化當前面臨的挑戰,分析國產軟件在大型企業信息化中如何實施,海比研究聯合用友軟件成立了大型企業信息系統國產化路徑的專項研究小組,主要針對國產軟件進行深入專項研究。
棱鏡門等事件的爆發,引起了中國各界對網絡安全的關注該行。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領導小組的成立、信息產品安全審查制度的推出更將這種關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中國的信息化快速掀起了一股國產化的浪潮,國產軟件將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白皮書從大型企業信息化的建設與運維模式現狀出發,通過分析國內企業面臨的挑戰,在考察了眾多成功案例的基礎上,總結出了應對大型企業信息化挑戰的,并首次提出大型企業信息系統國產化的三大新思路和原則,即應用牽引、平臺重構、分階段實施,以及四條國產化路徑,即直接采用、對等替換、系統性替換、平臺替換。(中國證券網)
齊魯證券:信息安全為本,芯片國產化為綱
據中國證券報2014 年4 月23 日A09 版報道,中國將于近期成立一只1200 億元的國家級芯片產業扶持基金,400 億元為國家財政撥款,其余資金依靠社會募資。政府已明確以財政扶持和股權投資基金方式給予雙重支持,發展與信息安全相關的芯片產業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若上述報道情況發生,齊魯TMT 認為:
集成電路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芯片國產化亟待加快。近幾年,隨著國內市場需求增長以及全球半導體產業向我國轉移的趨勢,集成電路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2013 年度,我國芯片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508.51 億元,同比增長16.2%,而全球IC 產業銷售收入增長率僅為4.8%。然而,在高速增長背后卻是更為龐大的進口數據,國內IC 產業嚴重依賴進口,去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2313.4 億美元,同比增長20.4%,已經超過石油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芯片產業對外依存度長期維持在高位需求國內產業調整產品結構,在核心技術和高端芯片設計、制造方面實現國產化,改變目前毛利率、技術要求低端的封測行業占據IC 產業半壁江山的局面。
芯片產業直接與國家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掛鉤,戰略高度不容忽視。2013 年“棱鏡門”事件、英國離岸金融郵件泄密等一系列信息安全威脅頻頻發生,我國正不斷加速信息產業國產化進程,對于信息安全產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空前強勁。根據十八大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健全公共安全體系,保障國家信息安全提上了國家戰略高度。另外,因國產芯片安全可靠性標準的缺失,之前兩年很大程度上延緩了國內金融IC 卡EMV 遷移的步伐,所以未來在芯片生產和標準建立方面需要全方位的國產化定制,有助于移動支付、銀行IC 卡、社保IC 卡等各方面健康推進。中央已經明確表示,基于金融安全和使用進口金融IC 卡芯片成本較高等原因,中央明確表示未來國內發行的銀行IC 卡統一采用國內廠商的芯片。
從地方產業基金到國家政策扶持,上下貫徹共塑“中國芯”。我國政府高層對集成電路產業十分重視,近年連番出臺了多項政策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其中包括《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地方層面配套積極布局,通過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支持重點企業的兼并重組及海外收購,培育具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如前期公告即將成立的總規模為300億元的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針對北京及全國集成電路行業龍頭企業、重大專案和創新實體或平臺進行投資。無論是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的長效協調機制抑或利用政府創業引導基金解決產業發展的投融資瓶頸,政府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舉措持續加碼,通過市場化方式撬動民間資金聚焦投向未來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投資不足是直接制約著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產能和技術能力提升。集成電路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工藝提升、產能擴充以及技術研發的突破,都需要長期連續的、大規模的資金支持。據工信部數據顯示,從2008 年到2013 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僅400 億美元左右,而英特爾2013 年投資額就達130 億美元,沒有資金的持續投資,根本無法適應半導體產業高速的生產線建設和技術更替,行業內在的摩爾定律決定著產業投資周期,投資金額的擴大是本體企業在嚴峻競爭形勢中拉近與國際企業差距、提升市場份額的前提。
北斗產業自主化是提升國防安全的關鍵一步。北斗導航系統的應用將徹底扼住GPS 作為美國挖掘他國情報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存在的安全隱患,無論從國家信息安全還是市場空間角度,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都將是國家重點投入推廣的方向。預計未來1-2 年內北斗以政策驅動為主,中長期將按照市場化方式發展,滲透率從不到5%提高至2020 年的60%左右,年均復合增速超過50%,產業空間超過千億。從2012年底北斗二代投入試商用以來,其定位授時和測速精度已經比肩GPS,隨著衛星覆蓋擴大帶來性能指標進一步提升、芯片國產化降低成本,北斗導航將實現民用市場份額提升、軍用市場徹底覆蓋的大發展。
投資策略:隨著各種信息源互聯滲透和融合,我國以往采取的限制、隔離等簡單安全策略已經難以保障信息安全,將轉換成從芯片自主化、通信導航可控化等治本性措施,并通過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放大效應和撬動民間資金相結合的方式將政府計劃職能進行市場化運作,聚焦于國家戰略高度的信息安全相關芯片產業。重點推薦信息安全(國家設立國安委,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防安全、金融安全)、北斗導航(短期政策推動的高景氣度軍工國防重點和中長期市場需求拉動的通訊導航替代)以及芯片國產化(改變現有集成電路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調整毛利率較低的封測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向技術資金為導向的芯片設計制造側重)。
投資組合:1)信息安全:國民技術(LTE 射頻芯片龍頭,大量新業務處于規模化商用前夜)、同方國芯(智能卡芯片、SIM 卡芯片及特種電子多項主打產品)、中國軟件、浪潮信息;2)北斗導航:國騰電子(國防軍工渠道優勢,北斗芯片和終端產品放量在即)、華力創通;3)芯片國產化:晶方科技(中國大陸首家、全球第二大影像傳感芯片WLCSP 批量封裝的高端封測服務商)。
操作系統國產化概念股望受益
個股點評:
浪潮信息:半年利潤或受非主營因素擾動、服務器業務愈加重要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雪峰,康健 日期:2014-07-15
2014H1業績同比大增,投資收益或貢獻較大.
公司發布2014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凈利潤8344萬元~1.1億元,同比增長50%~100%。公司一季度減持其參股的東港股份獲得投資收益5131萬,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約4000余萬。考慮到公司二季度可能依然存在減持,上半年總體投資收益或較Q1更多、或達5000萬,對本期整體凈利潤貢獻較大。
其余業績或受三方面因素影響.
中報預告業績區間扣除我們估計的約5000萬投資收益后,凈利潤約在3344萬元~6100萬元之間,相比2013年中報5563萬元,同比變化區間-40%~+10%。在Garnter統計公司2014Q1服務器出貨量同比增長288%(收入也應暴增)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影響凈利潤的原因可能存在于以下方面:
政府補貼減少:從公司產品的戰略地位和過去兩年政府補貼的穩定來看,我們判斷今年總額有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在收到款項的時點上或存在變動。
浪潮香港子公司貢獻或短暫下滑:考慮到中國服務器市場的整體向好,我們認為主營服務器CPU貿易的浪潮香港如有業績波動,季節性和項目性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
出口委內瑞拉的IT終端及散件業務去年有一定下滑,下滑態勢可能延續,影響整體業績表現。
繼續堅定看好服務器業務.
綜上所述,從公司在官網披露的高端服務器產品地位日漸突出、在國家關鍵領域的接連斬獲,以及在互聯網和中高端以及存儲等全線產品延續的強銷售勢頭來看,我們判斷服務器銷售將繼續保持高增長。且根據公司一貫原則,互聯網產品亦不太可能出現虧本銷售情況。因此,上半年凈利潤表面結構變化的背后應更多是非服務器主營業務的因素擾動。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別為0.45元,0.70元,1.02元,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