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
超強臺風“威馬遜”重災區文昌市翁田鎮出現發霉面包、蛋糕等變質食品作為救災物資,海南省民政廳廳長苗建中21日在超強臺風“威馬遜”防御和救災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向災區民眾道歉,并表示民政廳成立的工作組正在深入調查,待查清真相后再向媒體公布。(7月22日《京華時報》)
在超強臺風面前,災民群眾的無助與驚恐可想而知,然而當作為他們賴以依靠的政府部門在前往救援時,提供的卻是發霉的面包,如此事實怎么可能不讓人感到寒心?
當然,在發霉面包曝光以后,海南省民政廳廳長立即進行了有關的表態:“此次事件實在令人痛心,責任在民政廳,我們向受災群眾表示歉意。”從該些話語中不難看出,在該名廳長看來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向受災群眾表示了歉意,更在表示在查清以后會啟動問責機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如此來說應當是一名廳長該做的該說的好像都已完成,但這樣就夠了么?
首先,就該事件來說,發霉的面包已經發放到災民的手中,無論是否已經完全收回,但災民在饑餓惶恐時領到的是霉變救災物質這已經是為一個事實,災民群眾甚至普通公眾對此事的憤怒與心寒已經不會是簡簡單單的一句不痛不癢之話就能夠挽回。套用一句不太恰當的話:“如果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干嘛”,希望當地官方能夠明白。
其次,就該些救災物質來說到底從何而來?如果說按照正規的程序的話,這樣的物質應當來說是政府部門通過公開招投標而最終選擇的采購方。既然是層層通過篩選而出的供應方,那么為何會讓保質期半年的食品在20天不到的時間就發霉,如此劣質產品的存在,是誰讓其最終競標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