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遂寧市蓬南中學一名學生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中,反映學校進行有償補課,該縣教體局在回復稱“是家長和學生自愿”。此回復一出,遭網友紛紛吐槽“簡直就是‘神答復’”,“既然是自愿,學生吃多了,還要在網上反映。”(人民網7月16日)
又見政府部門網絡“神回復”,一句“家長和學生自愿”就想草草了事。既是自愿為何又有當事人留言訴苦?既是自愿為何又出現有償補課一說?言由心生,情由感發,出現此類“神回復”的根本原因還在于負責的干部缺乏責任感,心里沒有群眾,沒有對老百姓的敬畏感。想當然的自圓其說,遮遮掩掩地不愿示人,豈不知越是回避矛盾問題,越是會讓問題持續醞釀發酵。不知道負責干部在發出回復時是否考慮到,一條完全不合邏輯的回復很有可能刺激公眾的敏感神經,甚至進而對政府部門產生強烈質疑?
“神回復”頻現,也反映出在群眾路線開展的當下,仍有一些政府部門改不了長期以來形成的居高臨下的官架子態勢,不肯“俯身”聽民意,對于基層百姓的訴求疑惑不愿回答,也不肯積極予以回應。“神回復”既體現了干部責任心的缺失,也凸顯了干部作風的漂浮浮躁,更集中表現出官僚主義的滋長。
要治“神回復”還得從嚴格踐行群眾路線開始,從作風整頓抓起,從“治”掉干部身上那股官僚氣做起。必須牢固樹立群眾意識,以認真務實的態度處理民情事務,回應民訴問題,實實在在的以作風的務實轉變,來杜絕“神回復”的再次出現。通過堅決整治“四風”問題,加強作風教育,達到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從思想意識上樹立為官為民、從政為民的民本意識,才能真正實現言論和行動上的切實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