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季度基金主要增持個股的情況來看,基金還是對各種符合經濟結構轉型趨勢以及迎合政策扶持的板塊或者概念更為青睞,這種配置模式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相信在以后還會得以延續。具體來看,基金最為看重的是新能源汽車概念,日前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帶動了一批新能源汽車概念股和鋰電池、充電樁概念股。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長安汽車二季度累計漲幅接近30%,因此也看到了該股得以進入本季的前十大重倉股。此外,同屬該概念的個股還包括威孚高科、均勝電子,市值分別上漲了近10億元,而后者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高達63%,對重倉基金貢獻度較高。
除了新能源汽車外,二季度基金比較青睞的板塊當屬于以高科技為主線的TMT個股,包括4G網絡概念、蘋果產業鏈概念等。信息技術也一直是基金超配行業之一(基金三大超配行業分別為制造業、信息技術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超配比率分別為25.01%、7.76%、1.35%)。以蘋果產業鏈概念為例,二季度增持較多的大族激光、環旭電子、長盈精密等均是蘋果產業鏈主要的設備和零部件制造商,其中環旭電子一季度還沒有基金持有,本季新增20只基金持有,持有市值累計接近10億元。
金融股也是二季度基金增持的方向之一,中國平安、興業銀行、平安銀行、中國太保等個股都有多只基金新增介入,基金經理對這類個股的看好,可能也預示著他們對三季度市場偏價值型風格的看法。此外,文化教育板塊的新世紀、全通教育二季度漲幅均在136%左右,分別有3只和8只基金持有這兩只股票。
從基金減持情況來看,伊利股份、云南白藥、康美藥業、雙匯發展這些往年的前十大重倉股,本季卻成為各基金減持幅度最大的個股,前兩者的市值流失分別達到50億元和26億元,凸顯了基金對食品飲料和酒類個股的減持趨勢。此外,醫藥板塊呈現兩頭分化的局面,在減持端可以看到云南白藥、康美藥業、復興醫藥、新華醫療等醫藥股二季度出現大幅的資金流出,但從增持端也能發現紅日藥業、華東醫藥、爾康制藥等醫藥股的身影。這種現象可以被理解為,基金對醫藥股的把握更偏向具體的細化分類,譬如受到增持的華東醫藥主要面對處方藥市場和醫藥創新,爾康制藥也主打醫藥創新概念,可以說基金對創新類概念還是相對看好的。而新華醫療屬于醫療器械概念,復興醫藥在于公立醫院改制,基金對這種類型的醫藥股態度偏向于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