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在多種因素作用下,房地產市場降溫明顯,這為推動中國經濟轉型、降低對房地產業的過度依賴提供了有利時機。但是,房地產投資的較快下行也引發了一些擔心,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投資下行是否會對宏觀經濟帶來不利影響?我們認為,房地產投資下行確實會對GDP增長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但發生“斷崖式”下跌的可能性較小,此輪調整可能會持續2—3年。
一、房地產投資下行會對GDP增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門,房地產業對GDP的增長影響較大。以投資為例,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來,其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年均保持在20%左右。因為房地產行業的關聯性較強,無論是對產業鏈中上游的鋼鐵、水泥、有色、機械等行業還是對產業鏈下游的家具、金融等行業都有較大影響。此外,部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過度依賴土地出讓金收入,這使得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及債務狀況與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緊密相連。
從歷史上看,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確實有重要影響。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來,過去十五年間(1999—2013年),房地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年均約為9.9%,平均每年拉動GDP增長0.96個百分點。但從趨勢上看,房地產業對宏觀經濟增長的影響有所減小。2009年之前,房地產投資對GDP的貢獻和拉動持續上升,由1999年的4.2%和0.32個百分點提高至2009年的16.4%和1.51個百分點。金融危機以后,隨著政府加強對房地產領域的調控,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貢獻和拉動持續降低。2013年,房地產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已降至10.7%,對GDP增長的拉動降至0.83個百分點。
盡管房地產投資下行會加大經濟下行壓力,但政府完全有能力通過加快中央項目投資和保障性住房投資來對沖風險。一是中央項目投資增速空間較大。2014年1—5月,中央項目累計投資同比增長8.7%,遠遠低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完全可以通過加快中央項目投資來“穩投資”。二是保障性住房投資正在加快。2014年計劃開工700萬套,前4個月已開工286萬套。這意味著將需新增投資約1.26萬億元,約占2013年房地產投資總額的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