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項淡水魚比重降低,發展較好的品種值得關注
雜項淡水魚的養殖產量由1950年的7.24萬噸增至2011年的648.40萬噸,產量占世界淡水魚的比重下降,由1950年的36.36%降至2010年的18.21%。按2011年產量由高到低排序,其中比較重要的淡水魚品種有烏鱧、胡子鯰、鯰魚、斑點叉尾、黃鱔、桂魚、黃顙魚、加州鱸、非洲鯰魚和藍鯊。這十個品種的產量總和為302.64萬噸,占雜項淡水魚總產量的46.67%。
雜項淡水魚類中發展較快的品種有:烏鱧由1976年的2噸增至2011年的44.67萬噸,年均增長31.48%。鯰魚被稱為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養殖魚類,從1982年的53噸增至2011年的39.80萬噸,年均增長36.03%。世界鯰魚產量大多來自越南,越南正集中全國之力,把鯰魚打造成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品種。1995年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淡水魚品種是黃鱔、烏鱧、加州鱸和鯰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