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記者 丁光展 見習記者 王盾 通訊員 閆遠
“這幾年我們村的變化真是大呀,土路修成柏油路,垃圾場變成小花園,生活越來越美好,日子越過越幸福!”靈寶市蘇村鄉高家嶺村老黨員李躍錄高興的說。
高家嶺村位于蘇村鄉政府西南,現有5個自然村12 個村民小組,267戶1007人。村“兩委”干部5人名,村黨支部正式黨員36名。耕地面積2270 畝,村主導產業蘋果和蔬菜,其中蘋果栽植1100余畝,年產值1000余萬元。2011年被定為省級貧困村,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現有脫貧戶121戶474人。近年來,高家嶺村錨定鄉村振興總目標,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統領,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凝心聚力抓黨建、精準發力防返貧、筑牢根基促振興,趟出了一條“黨建強、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鄉村建設之路,實現了由亂到治、由治到興的嬗變,先后被評為河南省衛生村、河南省人居環境整治先進村、三門峽市文明村、三門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黨建引領,扛穩鄉村建設政治責任。能不能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如期“摘牌”,關鍵在班子。高家嶺村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該村充分利用“四級”網格管理機制,3個黨小組結合黨員表現情況及工作業績,建立積分管理臺賬,村黨支部結合黨員活動日活動,評選出積分靠前黨員11名,并張榜公示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黨支部書記胡海慈,舍小家為大家,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謀發展、辦實事解民憂,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在一線打頭陣、當先鋒、做表率,真正做到了“小事用心辦、大事沖在前、難事頂得上”,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
發展產業,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高家嶺村依托農戶1100畝蘋果,200畝櫻桃,村集體15座蔬菜大棚,注冊成立了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靈寶市高家嶺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綁定高山果業有限公司形成產供銷為一體的生產經營模式,增加群眾和集體收入,先后投入250萬元建設200噸蘋果冷庫一座,蔬菜大棚15座,光伏發電站3座,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1.5萬元,2023年擴大蘋果、櫻桃、中藥材種植規模,吸納100余戶農戶入社,完成栽植。通過多種經營模式,高家嶺村產業不斷優化,群眾致富渠道進一步拓寬,2023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22萬元。
守牢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高家嶺村黨支部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在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中,充分利用“黨員聯戶、干部包片、支部會商”機制,19名村組干部+31名黨員聯系分包121戶群眾的防返貧工作,每月協助村“兩委”入戶排查、收集信息、開展上門送溫暖和幫辦代辦等服務。全面篩查,每月組織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黨員代表開展入戶核查加強宣傳,確保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政策深入人心。
辦好實事,共建幸福美好家園。辦好一批民生實事,讓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是村黨支部的奮斗目標。高家嶺村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全村10名保潔員,區域劃分明確,同時利用無職黨員“一編三定”,形成了“干部帶頭包村組、黨員帶頭包巷道、群眾自覺掃門前”長效機制。村建設公廁3座,完成戶廁改造109戶,占全村85%,投資150余萬元在村中建設游園2處,修建涼亭一座,廊架1座,利用農戶門前空閑地修建小菜園、小花園36處,安裝太陽能路燈110盞,主干道栽植銀杏樹2公里700余棵,主巷道栽植雪松、櫻花等花樹3公里1200余棵,種植花草1000余平方,村里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每年評選表彰“好婆婆”、“好妯娌”、“好媳婦”10人、“五美庭院”10戶,鄉風文明蔚然成風。
“創建‘五星’支部,群眾滿意才是硬道理。我們要通過創建,使干部作風更實,群眾滿意度更高!”蘇村鄉主要負責人說,下一步,蘇村鄉各村將對標對表,補短板、強弱項,精準發力,爭先創優,以創建工作的優異成績書寫鄉村振興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