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通訊員 孟士琦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皇帝廟鄉將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牛鼻子”,牢牢抓住這一主線謀劃發展路徑,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在整合土地、資金、項目、經營主體上不斷發力,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多彩畫卷。
【資料圖】
走進皇帝廟鄉吳集村,村道兩側潔凈衛生,房前屋后、村內水泥路兩旁綠樹成蔭。院墻外面是引人注目的文化墻,修繕一新的農戶門庭、完善的污水管網,怡人的小游園……這些“大動作”讓村里的老人們喜笑顏開。
“我們村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房前屋后的花草樹木栽植得很多,居住得很舒心。面對鄉村“顏值”的變化,村民們都贊不絕口。
從曾經的其貌不揚到如今的顏值刷新,吳集村的華麗轉身,正是皇帝廟鄉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真實寫照。
實施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吳集村堅持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戰,聚焦精準,持續發力。并與2017年招引兩家企業,總投資350萬元,年銷售額達到3000多萬元,帶動了村內及附近村莊30多戶貧困戶的就業問題,有效解決了貧困戶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
吳集村村民魯會敏,家有四口人,以前靠種地為生,自從患大病以后,一家四口難以維持生計。針對這個情況,駐村第一書記及村兩委干部積極謀劃,妥善解決了魯會敏一家在生活、醫療、就業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我在村里的企業上班,丈夫在村里掃地,農忙的時候不耽誤干家里的活,現在收入也比以前多了,多虧了村干部的幫助”盧會敏說。
近年來,吳集村狠抓基層黨建工作,強班子帶隊伍,認真落實基層黨建各項制度,謀鄉村振興,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從培育壯大大蒜種植產業著手,不斷探索依托大蒜種植脫貧致富的新路徑。
皇帝廟鄉吳集村市紀委派駐駐村第一書記楊建偉告訴記者,目前,臨潁大蒜正在以吳集村示范基地為輻射點,為全縣種植戶提供優質蒜種,指導科學種植,協調產品銷售,大蒜種植示范帶動效應逐步顯現。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吳集村完成了大蒜產業的培育發展,完成了大蒜品牌價值的積累。大蒜種植,已成為吳集村一張閃亮的名片、一個優勢的產業。
鄉風凈、民風純、思想齊、干勁足。豐富多彩的“五星支部創建”活動似春霖甘露,催生著文明之花,也奏響了鄉村振興的時代強音。下一步,皇帝廟鄉將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落細,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努力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嘹亮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