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李小寶 通訊員 何婷 喬悅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就像兩本交疊在一起的書?摩擦力越大,經歷的挫折越多,掌握的知識越豐富,就會擁有更多的力量和智慧……”近日,一場“讓愛與讀書同行”活動在固始縣郭陸灘鎮留守兒童愛心驛站舉辦,志愿者通過科學小實驗向孩子們展示“書籍的力量”,讓孩子多角度了解閱讀的重要性。
近年來,該鎮積極探索“3+3”工作機制,以“護苗興”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為抓手,以留守兒童愛心驛站為陣地,常態化開展“周末課堂”公益活動,整合利用公共空間、選強配齊工作隊伍、統籌社會各界資源,為留守兒童免費進行學習輔導、心理疏導和生活指導等,匯聚多方力量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相關資料圖)
“三幫一”撐起精準幫扶“保護傘”
該鎮共有16所中小學及幼兒園,學生有2600多名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一些孩子是單親家庭孩子或孤兒,缺少幸福感,對情感上的關愛、精神上的撫慰,以及物質上的幫助更是十分渴望。
為破解留守之殤,給留守兒童更多“精準關愛”,2022年11月,郭陸灘鎮留守兒童愛心驛站掛牌成立,同時組建了“小水滴”志愿服務團隊,公職人員或社會愛心人士擔任“青苗守護員”,每月至少入戶一次,全面細致掌握留守兒童生活、心理、學習等情況。村“兩委”干部擔任“親情快遞員”,定期為留守兒童開展思想教育、親情陪伴、視頻連線等活動,及時反饋困境兒童家庭遇到的問題。學校優秀教師擔任“成長輔導員”,深化成長教育引導,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
“三加一”打好多元服務“組合拳”
“我們每個月都會組織三次專題化‘周末課堂’活動和一次上門家訪。這些氣球是上次‘活動引導周’給孩子們過‘集體生日’留下的。孩子們生日許下的微心愿,會有企業和社會愛心人士‘接單’,幫助他們完成心愿。”留守兒童驛站管理員王明璇介紹說。
據了解,為給留守兒童提供親情陪伴和情感關懷服務,愛心驛站從教師、機關干部、村干部等群體中遴選一批綜合素質較高、責任心強、熱愛教育工作的年輕女性組成“愛心媽媽”團隊,在“心理疏導周”開展“說說心里話”“親情連線”等活動,以此彌補留守兒童缺失的親情。同時,依托宣教室、書畫室、舞蹈室等場館開設書法、美術、音樂、體育、手工等多元化課程,在“興趣輔導周”根據留守兒童需求開展“菜單式”選課服務,并結合教學科目開展互動游戲、競賽活動等沉浸式教育,充分挖掘留守兒童閃光點,為其創造展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三帶一”擘畫長效保障“同心圓”
獨木不成林,一花難成春。據了解,該鎮創新推行以政府機關、村黨支部、學校為主體,以愛心企業為重要力量的聯保責任機制,構建政府、家庭、學校、社會“四位一體”的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體系。通過整合民政、人社、醫保、殘聯、衛生等行業部門信息資源,為困境兒童提供精準化、全方位、實時性的政策保障,并聯合司法、公安、教育等職能部門致力解決困境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安全陪護、行為矯正、控輟保學、心理健康等問題。據介紹,該鎮與衛健部門聯合打造的社會心理服務站正在全力建設中,建成后將成為留守兒童舒緩壓力、健康心理的“避風港”。
“前樓村登記在冊的留守兒童有133人,村干部、網格員在日常走訪時會經常到這些孩子家坐一坐,和他們一起干勞務、做家務,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習慣。”前樓村黨支部書記楊國金說,“我們村的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都進行了升級改造,孩子們在節假日有了安全舒適的學習場所和活動空間,外出務工的鄉親們也能夠安心工作了。”
為保障教育助學、心理輔導、大病救助、圓夢微心愿等活動持續開展,該鎮組織愛心企業成立了留守兒童愛心基金,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受捐贈20余萬元,越來越多的社會和公益力量參與郭陸灘鎮“留守兒童愛心驛站”志愿服務隊伍中來。
“郭陸灘鎮留守兒童愛心驛站只是關愛留守兒童的一小步,真正做到全面、精準仍然任重道遠。郭陸灘鎮將以此為起點,不斷優化陣地建設,豐富關愛服務內容,廣泛鏈接社會資源,更好發揮‘愛心驛站’的文明實踐示范作用,打造具有郭陸灘鎮特色的愛心陣地,全方位助力更多留守兒童在鄉村振興沃土上健康成長。”固始縣委副書記、郭陸灘鎮黨委書記郭立場話語中滿是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