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酒店滿房、熱門景區門票銷售一空……成為這個“五一”假期常見的景象。5月3日,在“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文旅部發布“五一”假期出游數據,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和國內旅游收入分別為2.74億人次和1480.56億元,均超2019年同期。同時包括攜程、同程、途牛、飛豬等多家在線旅游平臺發布“五一”假期出游數據,數據均達到近年來“五一”國內游峰值。國內景區門票量同比增長9倍、跟團游暴增11倍、跨省酒店預訂占比超七成等,諸多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國內游火爆。此外,除了北京、上海、重慶等傳統熱門目的地之外,包括淄博等一些小眾目的地“出圈”, 也讓今年“五一”旅游市場呈現出近年來最火的景象。
景區:門票量同比增長9倍
文旅部發布的“五一”假期出游數據顯示,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相關資料圖)
從攜程、同程、途牛、飛豬等多家在線旅游平臺來看,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出游訂單和消費也均創近年來新高。
具體從景區方面來看,“五一”假期,國內眾多景區呈現出“人山人海”的景象。攜程發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數據報告》顯示,“五一”假期國內景區門票量同比增長9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2倍。根據該平臺上周邊游景區人次,五大周邊游熱門景區分別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拙政園、黃山風景區、峨眉山和華山。
親子游客是“五一”假期景區出游的主要客群之一。據同程旅行數據,在國內排名前十的熱門景點中,主題樂園、動物園、博物館等適合親子游客的景區占據過半席位。其中,動物園成為今年的一大亮點。驢媽媽數據顯示,當丫丫、和花、萌蘭等“頂流”國寶大熊貓遇上“五一”的游客流量,也讓國內眾多動物園登上了熱門景區榜單。
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對景區的偏好也更多元,對高水平文化產品的需求更為強烈。據驢媽媽數據,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國內眾多文博景區假期門票連日約滿。各地推出的沉浸式演藝、江河夜游、非遺演出等項目也是預訂火爆,一位難求。
在各地景區“人從眾”的同時,逛景區配套的潮流玩法也一應上漲。攜程發布的報告顯示,景區人工講解服務產品訂單同比增長611%;旅拍寫真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117%;游艇游船訂單量增長203%。不難看出,在旅游消費需求呈現“井噴”態勢之外,旅游消費品質也在穩步提升。
此外,還有眾多熱門旅游目的地的熱門景區門票早已在“五一”假期來臨之前便被約滿,可見游客對于“五一”出游的需求空前旺盛。
酒店:跨省訂單占比超七成
相比于過去三年,今年“五一”假期呈現跨省游、長線游走熱的趨勢。
“五一”作為春節后首個較長的假期,游客渴望利用五天時間“走得更遠”。驢媽媽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游客出游半徑明顯提升,300公里以上的中長途跨省游重新成為主流,占比超過一半。另據攜程數據,“五一”期間用戶平均出游半徑較去年同期增長25%,其中飛機出行平均距離為1638公里,約等于上海飛往呼和浩特的距離,達到四年來巔峰,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游客已積壓許久的長線游、跨省游需求得以快速釋放。
另一種長線旅游的方式也需求強勁。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國內跟團游訂單量同比去年暴增11倍,5天以上的跟團游訂單占比從2019年的20%漲到30%。
酒店方面,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國內跨省酒店預訂占比超過70%,訂單量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顯著。同時,在去哪兒平臺上,“五一”熱門城市酒店預訂量超2019年1.9倍,4月23日,國內酒店單日預訂間夜量達到歷史新高。作為旅游最重要的板塊之一,跨省酒店的預訂量大增也反映出“五一”假期長線游的火爆。
“今年‘五一’旅游市場的消費特點,首先體現在長線出行需求的強烈釋放。這與之前消費者以本地游、周邊游為主的旅游方式有了顯著差異,代表著旅游消費信心的全面恢復。” 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彭涵指出。
目的地:淄博熱度增速最快
跨省游走熱下,“五一”假期熱門目的地也有著些許變化。除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傳統熱門目的地,因為“燒烤”出圈的淄博也成為“五一”假期旅游熱度增速最快的目的地。
從“五一”前就火出圈的淄博也成為了游客出游的首選。據攜程數據,在“淄博燒烤”的現象級流量拉動下,“五一”期間山東省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近3倍,增速位居全國第一。淄博市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10倍,躋身“五一”期間山東省內酒店預訂熱門城市前五。
不僅淄博成為了“頂流”,其他一些城市也靠自身“本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飛豬方面表示,在眾多線下演藝、節慶活動、地方特色體驗的帶動下,當地旅游商品預訂量同比去年均增長20倍以上的城市中,連云港、徐州、泰安、上饒、嘉興、秦皇島、煙臺、威海、金華等也躋身前十大新興目的地。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教授谷慧敏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比較特殊,其自身小長假的屬性疊加疫情以后釋放的龐大的旅游需求,使得今年的“五一”假期比往年更為火爆。在“五一”假期過后,國內旅游市場會適當的平穩一些,而在暑期又將迎來以學生、親子家庭為主的出游高峰,但由于暑期會有部分出境游的分流,預計國內旅游熱度仍不及此次“五一”假期。
“展望‘五一’后,要保持旅游消費長期向好的勢頭,各地必須繼續加大業態創新供給,實施更為精準的品牌營銷和個性的旅游品牌塑造,持續升級服務水準,如此才能使旅游釋放更多活力,更好實現旅游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時代文旅研究院院長吳若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