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劉學中 通訊員 李哲
【資料圖】
“今天俺與家屬一起來到醫院,特別感謝中醫館里的連醫生和她的帶教老師艾東醫生。是他們過硬的醫術,治好了俺的病。現在,俺的兩條腿走路方便、靈活,沒有一點兒不舒服。”幾天前,韓某將一面寫有“醫者仁心 針到病除”的錦旗送到寶豐縣楊莊鎮衛生院中醫館醫生連少樂手中。
韓某家住寶豐縣觀音堂鄉,今年55歲,由于患上了股骨頭壞死和右髖關節疼痛伴活動障礙,導致其行走受限。今年2月底,韓某來到楊莊鎮衛生院中醫館治療,經過20多天的理療、艾灸以及中草藥熏蒸等獨特的中醫適宜技術療法,韓某的肢體恢復了功能,干家務活兒也不受影響。為了表達對連少樂的感激之情,于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像韓某一樣的患者在我們中醫館有很多,自去年3月以來,走廊內的墻壁兩側已經懸掛了8面錦旗,還有很多感謝信被收藏著。”楊莊鎮衛生院副院長李星說。
借著寶豐縣中醫院派駐專家扎根基層幫扶的“東風”,楊莊鎮衛生院大力推進基層中醫館建設,并組織專家拜師學習,培養本院專家團隊。
他們拜的師傅為寶豐縣中醫院針灸推拿科主治醫師艾東。去年3月,艾東被選派到楊莊鎮衛生院,開展駐扎式的技術幫扶,連少樂成為其“徒弟”之一。由于在院校階段所學專業為小兒推拿,要跨界到疼痛專業,剛開始時,連少樂感覺“底氣不足”。
艾東就手把手、面對面,一點一點地教她看影像片子,學習針灸技術。經過日積月累的努力,連少樂不僅掌握了針灸的使用方法,而且掌握了艾灸、拔火罐、正骨手法等中醫適宜技術,對看片子、分析病情也日漸精準。
“我非常感謝艾東老師。因為有她的不急不躁,一點一點認真地教,我才會在半年時間內學會了針灸技術和看影像片子。”連少樂說。
除了連少樂,楊莊鎮衛生院還抽調其他人員到疼痛科,快速組建起專業技術團隊。艾東不僅要對他們進行適宜技術培訓和傳、幫、帶、教,還要組織全鎮24個村衛生室的104名鄉村醫生,進行每月2次的中醫適宜技術、常見病診斷與治療,以及中醫辨證論治專業知識培訓。
李星說,通過采取形式多樣的業務培訓和健康宣教,目前楊莊鎮衛生院能夠開展的中醫適宜技術達40多項,每天來院治療的疼痛病人達30余人次,中醫館建設的服務內涵不斷完善,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轄區患者的滿意度達到了95%以上。
而這一切成績的取得,李星將其歸功于寶豐縣正在推進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和寶豐縣中醫院專家下沉的傳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