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楊磊 通訊員 王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2018年到太山廟鄉包坪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南召農商銀行樊清圃以所在單位為后盾,助力包坪村走上了鄉村振興的新道路。
發展特色產業,夯實脫貧基礎
包坪村位于太山廟鄉最東邊,位置偏遠,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畝,經濟基礎薄弱,屬于國家重點貧困村。樊清圃結合當地丘陵多、適合發展種植業的實際情況,每年聘請農業技術專家進村傳授花生種植技術,同時邀請專業人員對貧困戶電商銷售培訓。貧困戶賈生先在其幫助下,現種植煙臺紅富士、國光等1200余棵10余畝,同時打通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渠道,成為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
在此基礎上,樊清圃積極引導具有養殖經驗的群眾發展養殖業,并依托總行扶持的養殖大戶,對貧困戶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目前該村10余戶貧困戶通過養殖業也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鄉村更宜居
基礎設施水平上去了,才能吸引外出的年輕人回鄉發展。樊清圃借助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向縣鄉兩級部門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在其不懈努力下,村里對橫山后——包坪學校2.3公里道路進行新建,改造道路1.7公里,路面全部實現硬化,目前已開通包坪村至云陽鎮的班車,極大改善了群眾的出行條件。同時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對5戶貧困戶實施了戶容戶貌改善項目,在全村放置6個垃圾箱,新建文化廣場1100平方,有效滿足了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積極排憂解難,做群眾貼心人
“作為一個外來人,只有實心實意為群眾解決排憂解難,才能融入群眾,才能贏得大家的信賴和支持。”樊清圃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走訪中了解到該村邢文付、王立珍兩戶貧困家庭有3名學生,因家庭困難影響孩子上學的問題后,樊清圃積極向所在單位匯報,爭取總行按照每年2000元的標準對3名學生進行救助。每逢節日期間,積極對接總行工會、人事等部門,協調組織黨員到村里進行義務勞動、捐款捐物,3年來累計捐贈金額達20余萬。
針對交通阻斷給群眾生活帶來的不便,組織黨員開展便民服務活動,讓群眾居家安心、生活有保障。對缺乏急需日用物資的,推行統一收集信息、定點定時代購、定點取貨,憑登記表與群眾結算,針對村孤寡老人,組織愛心捐送活動,為全村孤寡老人和分散特困人員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