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消費不夠400元不給房卡?據報道,近日,網傳一名網友參團到廣西桂林旅游時遭遇強制購物,因為沒有達到所謂“消費標準”,導游竟然不給發房卡。對此,當地官方回應事件:已立案,從嚴查處。
這些年來,經過政府部門堅持不懈地整頓治理,“不合理低價游”和強迫或變相強迫購物等亂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雖然說上述新聞屬于個案,但筆者認為,此事件仍然值得高度警惕。這在于,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旅游市場開始回暖向好。在這種形勢之下,為了快速賺取利益,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一些無良涉事旅行社很可能“蠢蠢欲動”,用“報復性”方式坑害消費者。對此,政府監管部門要有清晰認知和預判,需要下好“先手棋”,打好提前仗,防止“不合理低價游”和強迫或變相強迫購物等亂象大面積死灰復燃。
與此同時,筆者也想奉勸那些心存歪念的旅行社和導游,決不能用坑害消費者的方式填虧補損。須知,隨著來之不易的人氣聚攏,旅游市場今后勢必迎來發展熱潮。只要守規合法經營,無疑都能夠共享旅游市場這塊大蛋糕。相反,熱衷搞“不合理低價游”和強迫或變相強迫購物,不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也損害企業品牌形象。尤其需要一提的是,近年來,政府監管部門不斷加大旅游市場執法力度,對此類亂象始終保持“零容忍”態度。因此,頂風冒頭者一旦發生違法違規行為,必將難逃嚴厲查處。這從新聞事件中的官方強硬表態中便可見一斑。
當然,通過此事件,筆者也想再次提醒消費者,要勇于對“不合理低價游”說“不”,不要讓貪占便宜的心理將自己推入困境和糾紛之中。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正所謂“堤內損失堤外補”“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有選擇有資質、信譽好的旅行社,才能確保外出旅行舒心安全。也只有自覺遠離“不合理低價游”,才能讓強迫或變相強迫購物等亂象失去市場,難有生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