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經濟報 記者 楊磊 通訊員 鄭珂 王冰
淅川縣地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內中藥材資源豐富,野生動植物及礦物中可用作藥材的達800余種,自古有“天然藥庫”的美譽。近年來,淅川農商銀行圍繞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規劃,傾力支持轄內中藥材產業。截至目前,該行累計發放20.78億元中藥材產業貸款,連片發展金銀花、柴胡、丹參、石斛、迷迭香、艾草、牡丹等20余個市場潛力較大的中藥材品種,種植面積達10萬余畝,既保證了中藥產業原料供應,又發展了地方特色經濟。
淅川縣福森藥業有限公司是該縣發展中醫藥產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生產的主導產品雙黃連系列產品銷售收入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35.5%,雙黃連注射液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91.6%。為解決該集團主導產品主要原料不足及產業鏈條短的問題,淅川農商銀行創新推出“生態產業貸”“藥材貸”和“富民貸”等金融產品,向依托福森藥業有限公司成立的20多家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及種植大戶發放3.5億元貸款,建立兩萬畝金銀花種植基地、石斛特色中藥種植基地,促成福森集團建成集金銀花種植、深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規模化、集約化產業鏈。
該行在培育現代中藥制藥龍頭企業的同時,主動與藥材龍頭公司、合作社簽訂專項合作協議,重點支持“基地+農戶”經營的種植基地和種植大戶,累計投放信貸資金11.78億元,培育中藥材種植企業、合作社、大戶等經營實體100余家,著力打造九重、厚坡、香花金銀花產業基地,九重鎮迷迭香產業基地,荊紫關和倉房丹參種植基地,盛灣鎮小干街蒼術種植基地,毛堂鄉石斛種植基地等萬畝以上基地3個、千畝以上基地18個,推動中藥材規模化、生態化、品牌化,帶動周邊發展中藥材示范村32個,168個行政村種植中藥材,中草藥規模種植成了帶動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同時,該行積極支持丹江沿岸的九重、老城、倉房等鄉鎮建設中草藥小鎮、康養小鎮,深入推進藥旅融合,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打造以中草藥文化為主,集高端中藥產業、旅游度假養生于一體的區域聯動發展特色示范區,為渠首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