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針對新時期河南省“十大戰略”、鄉村振興和“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學校“舉農字旗,走強農路,育新農人”辦學定位,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緊盯河南省產業布局、地方支柱產業及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對接河南省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現代服務業優化提升帶來的新需求,確立了服務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和綠色食品業3個產業領域的專業優化方向,并重點做了一系列工作。
(資料圖片)
進一步凝練辦學特色,擦亮“農”字底色
學校緊緊圍繞服務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綠色食品的辦學定位,對接《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河南省“十四五”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規劃,進一步凝練辦學特色、優化專業結構,打造“農”字人才培養品牌,充分發揮學校在河南鄉村振興偉大實踐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河南農業強省、現代畜牧業強省、現代種業強省、綠色食品強省和幸福美好農民新家園建設,助推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完善專業調整機制,提升專業與產業耦合度針對現代農牧業和綠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以前瞻30年的戰略眼光、戰略規劃和戰略舉措,對接我省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現代服務業優化提升帶來的新需求,全面分析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變化,進一步完善學校專業動態對接產業機制。每年調研、發布學校《專業發展和人才需求報告》,實施傳統專業提質、新興專業擴容、未來專業培育、特色專業賦能、骨干專業升級的專業結構優化“五大計劃”,淘汰一批競爭力不強、與區域行業產業匹配度不高、就業質量較差的專業,并及時優化調整專業結構和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提升專業與產業的耦合度。
實施專業“新苗計劃”,服務新興產業發展
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需要,圍繞河南“十大戰略”、鄉村振興以及現代農牧業、食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人才需求,實施專業“新苗計劃”,加快新專業建設,持續優化專業結構。加快畜禽智能化養殖、物聯網應用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村鎮建設與管理、智能建造技術、智慧社區管理、烹飪與餐飲管理等專業申報與建設。同時,及時撤并了水產養殖技術、飼料與動物營養、農資營銷與服務、食品生物技術等專業。
落實新版專業目錄,加快傳統專業提質培優
專業目錄是職業教育的基礎性教學指導文件,是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和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的龍頭,是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用人單位選用畢業生的基本依據,也是職業教育支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觀測點。2021年,教育部發布了《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以下簡稱《目錄》),學校及時組織學習,全面落實。首先,積極主動營造濃厚氛圍。通過領導班子集中學習、邀請專家解讀、組織教職工外出學習等途徑,學校教職工深刻領會了新版《目錄》對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職業教育的新要求,厘清了產業、職業、崗位與專業關系,在全校形成了學習新版《目錄》內涵與要求、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濃厚氛圍。其次,扎實精準做好專業對接。對照新舊《目錄》專業名稱變化和培養內涵變化,及時調整優化師資配備和開發對應校本教材,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最后,立行立改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根據新版《目錄》人才培養內涵,對接產業轉型升級、技術更新迭代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學校對56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全部重新論證,及時將《目錄》新技術、新規范、新工藝補充進教學內容,力促學校教育主動適應甚至適度超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服務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深化“三教”改革,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以產教融合為基本方向,以服務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綠色食品業高質量發展為動力,在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推進校企“雙主體”育人等方面重點發力,增強人才培養的適應性。首先,對接產業發展需求,厘清課程、專業、專業群三個層次之間能力培養體系,實現人才培養的專業群大目標、專業中目標和課程小目標的有機銜接。其次,構建公平有效的激勵機制,挖掘“三教”改革創新潛力,激發教師改革主體意識,形成學校"三教”改革內生動力。再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具有農職院特色的課程思政體系,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培養學生愛農興農強農的使命感、責任感,著力培養高素質、強技能“一懂兩愛”的新農人,為河南鄉村振興和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提供人才支撐。
通過持續優化專業結構,學校辦學定位更加精準,辦學思路更加清晰,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成績。
學校辦學定位更加精準。學校緊密對接河南糧食生產大省、畜牧生產大省和食品加工大省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圍繞服務“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和綠色食品業”辦學定位,確立了“舉農字旗走強農路育新農人”辦學思路,契合河南省相關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學校圍繞服務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和綠色食品業辦學定位,科學設置專業,確立了“以農為主、多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
涉農專業競爭優勢更加明顯。河南既是農業大省,又是人口大省。生源數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學校結合河南獨特的農業資源優勢和人才市場需求,設置了關聯性較強的涉農專業,涉農專業報到率高,就業形勢好。目前,學校涉農專業在校生人數、涉農專業學生占比、涉農專業數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國領先。其中,涉農專業畢業生占全省涉農專業畢業生人數50%以上,為河南糧食高產增收、提質增效提供人才、智力和技術支撐。
現代農業人才培養成效更加突出。學校與中糧集團、中種集團、新希望集團、雙匯集團等龍頭企業聯合開展人才培養、技術攻關,服務糧食產業發展,為河南糧食“多的優起來”“大的強起來”“土的’洋’起來”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玉米育種家、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程相文,著名小麥育種家、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茹振剛等著名科學家和“最美新疆人之最美志愿者”“全國勵志成長優秀學生”張旭,央視報道的知名致富帶頭人、“90后新農人”劉記森,央視報道的許家農園電商項目創始人、“增收致富實踐者”許玉文等一大批扎根基層、服務“三農”、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優秀畢業生,為河南從“中原糧倉”“產糧大省”邁向“農業強省”作出了突出貢獻。(河南農業職業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