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痔”,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工作方式的改變,患有痔瘡的人越來越多。但因為痔瘡的位置的特殊性及手術后的疼痛,導致部分人除非有痔瘡出血及疼痛難忍的地步才來醫院就診。
那有沒有好的方法來解決它?
【資料圖】
咚咚咚……
病房傳呼鈴聲響徹夜間5點的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普外科病區。50床的李奶奶家屬說:“護士,你趕緊來一下吧,患者解大便的時候忽然流出好多血啊!”
護士連忙通知值班醫師。值班醫師張臣副主任醫師快速來到李奶奶病床前查看情況,李奶奶肛門周圍及衣服全是鮮血及血塊,出血量至少200ml!詢問既往病史后,李奶奶平時大便比較干燥,有時候會有排便時出血,但便后很快就不再出了,所以一直沒有重視。而這次,排便時出血量非常多,并且排便后依然出血不止。
張臣副主任醫師立即給予填塞壓迫止血。
早上交班,鄭州市九院張臣副主任醫師向普外病區主任李浩田匯報病情,李浩田主任立即為李奶奶檢查:出血性內痔(內痔III度),直腸黏膜糜爛,可見三處噴射狀活動性出血點,出血量較多。
李浩田主任告知李奶奶家屬,出血原因是內痔破裂出血,單純壓迫止血效果欠佳,需要手術止血。
李奶奶家屬擔心:1.患者年齡81歲,體弱多病,長期臥床,能否耐受肛門手術;2.術后創面的愈合及疼痛對患者的影響。
經過科內討論,李浩田主任排除內痔局部縫扎止血、內痔硬化劑注射、痔上黏膜環狀切除術等傳統手術,根據李奶奶年齡大、體質虛弱、手術耐受性差的特點,決定為李奶奶實施一種不開刀、不打針的“微”微創手術。
這種手術時間短,無創面,無疼痛,免除術后換藥的疼痛。李奶奶家屬了解后,隨即同意手術。
當天,即急診行手術治療,手術持續約20分鐘,術后出血立即停止。術后不需要拆線,當天晚上李奶奶就可以下床活動了,第二天正常飲食,正常排便,無明顯疼痛不適。
李浩田主任進一步介紹:這種“微”微創手術是改良的痔上黏膜負壓套扎術,運用特制的彈力膠圈在合適的位置套扎直腸黏膜,負壓套扎點的選擇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好的負壓套扎點才能達到相對好的治療效果,有效避免術后疼痛,并能恢復肛墊的生理解剖位置。(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