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經濟報 記者 楊磊 通訊員 齊盈盈
“太感謝你們了,如果不是你倆速度快,我這錢都不知道去哪兒,謝謝同志,謝謝咱淮陽信用社?!闭f話的是胡大爺,豆門鄉人。
近日,淮陽聯社辦公室工作人員接到胡大爺的求助電話,“同志,我是豆門的,我卡里的錢‘正在往外走’,你們快點幫我看一看咋回事啊?”“大爺,什么時候轉走的,你的卡和手機一直在身邊嗎?”“卡在,但是手機小孩聽網課用了。已經收到兩個信息了,中間差3分鐘,我現在咋辦啊。”工作人員警覺地意識到胡大爺正在遭受電信詐騙。事不宜遲,接線員立即撥通了豆門信用社運營主管的電話,快速描述了胡大爺的遭遇并請求暫停胡大爺名下銀行卡柜面交易或鎖死密碼,同時詢問大爺的身份證號碼和姓名,接通后的兩通電話無縫對接,大爺講著,接線員一邊記一邊念給手機另一端的豆門信用社運營主管。最終,在3分鐘之內幫助胡大爺鎖住銀行卡密碼,防止資金外流。接線員叮囑胡大爺及時報警,并帶著身份證和銀行卡前往柜面重新更換密碼。同時叮囑胡大爺,讓其兒子幫助查詢銀行卡綁定微信、支付寶等記錄,查找遭遇電信詐騙的緣由。
長期以來,淮陽聯社始終把提供金融服務和履行社會責任同頻共振,堅持利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和朋友圈等新媒體方式宣傳反詐騙生活常識和應急處理措施,相關鏈接瀏覽量和轉載量高達9萬余次,有效提高了社會公眾安全防范意識,增強了應急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