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史新旗 通訊員 胡冰 劉霞
農機裝備既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作為全國重要的農機裝備制造大省,截至2021年年底,河南省規上農機裝備制造企業200余家。今年以來,隨著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接續落地,不少農機裝備制造企業減稅效果明顯,創新發展勁頭更足,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實施改造升級。“稅惠”引擎持續驅動農機裝備制造企業創新鼓足馬力、換擋提速。
大力度稅惠帶來“大馬力”支持
(資料圖)
大雪節氣過后的開封,寒冬凜冽,而位于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的中聯重科開封工業園內,一輛輛嶄新的智能農機依次排列,企業車間、技術中心一派熱烈的景象。
“前不久,我們公司生產的AI人工智能收割機以強大的技術和性能優勢,斬獲了行業含金量最高的‘中國農業機械年度TOP50+評選活動’年度收獲機大獎!”河南中聯重科智能農機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陳凌志興奮地說,“這份大獎背后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功勞。僅在2022年,我們就收到增值稅留抵退稅340.9萬元,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656萬元,稅收優惠為智能農機制造創新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
作為一家大型現代化農業裝備制造企業,河南中聯重科智能農機有限責任公司先后榮獲“河南省百高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近年來,企業堅持創新驅動和技術引領,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成為國內首家聯合國農業機械長期采購供應商。為支持農機制造企業技術創新,開封市稅務部門持續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三年來累計為河南中聯重科智能農機有限責任公司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7574.9萬元、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6013萬元,大力度的稅收優惠為企業智能農機制造創新裝上了“大馬力”。
精細化服務助力“加速度”發展
除了有中國一拖、中聯重科這樣的行業領頭企業外,在農機裝備技術研發上,河南也有國字號的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為農業機械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我們公司一直致力于農機裝備及其制造技術的提升與產業孵化,推進農機裝備產業鏈完整協同發展。農業科技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國家的稅惠政策支持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日前,河南省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云飛說,“近三年,我們公司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3870萬元。持續加碼的稅惠政策讓我們在技術攻關方面更有底氣和信心。”
據了解,2019年9月,匯聚了中國一拖、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科研資源,以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托的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正式揭牌。“今年前11個月,我們公司已經投入2545萬元用于研發。得益于稅惠等政策的支持,目前,公司參與申請專利及軟著超過350項,其中國際專利2項、發明專利79項。前不久,我們剛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王云飛高興地說。
今年以來,為確保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洛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稅務局持續加大政策宣傳輔導力度,主動走訪重點企業,上門宣講稅惠政策,切實提升稅費支持政策知曉率。同時,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點對點”引導納稅人分類分批、分期錯峰辦理業務,確保留抵退稅等各項稅費支持政策落準落穩。今年以來,已累計為該公司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982萬元,輔導其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1093萬元。
河南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高效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為農機裝備制造企業注入資金活水,激活企業創新發展的第一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