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幾天來,71歲老醫生姚書杰在防疫崗位上殉職的消息,傳遍了新密礦區,人們無不為其傷心悲痛。
疫情防控一線的老兵
姚書杰是新密市礦區辦事處茅崗社區衛生所的一名醫生,他不怕困難,始終沖鋒在疫情防控一線。新密礦區人口眾多,防控壓力大,緊急關頭姚書杰忘記了自己70多歲的年齡,依然主動奔赴疫情防控一線,自覺當一名抗疫志愿者。他承擔著居家隔離人員的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的重任,有90多戶100多人,分布在多個樓院的各個樓層。每次做核酸檢測,都要上下數千個臺階。天天如此,辦事處干部勸他休息,要調換他,他堅決地說:“正是用人的時候,我不累。”
10月31日8點多,他主動當志愿者,在防控崗值守,卻不幸意外殉職,生命被永遠定格在了71歲。姚書杰用奉獻詮釋了一名醫生的責任,用生命印證了一位具有50多年黨齡老黨員的忠誠擔當。
群眾稱他“三元”醫生
1971年,軍醫姚書杰從部隊轉業,來到新密煤礦機械廠擔任衛生所所長,后來在社區當了一名片醫,扎根基層從事醫療服務50余年,兢兢業業,樂于奉獻,呵護百姓健康。他時刻裝著群眾的疾苦,無論風霜雨雪,無論白天黑夜,總是隨叫隨到,不講條件。針對轄區診所一老一小患者的特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也吸引了周邊更多的群眾慕名而來。為給患者減輕經濟負擔,他堅持使用最便宜的藥,讓病人花最少的錢,經常給嬰幼兒開兩三元的藥就治好了病,被大家親切地稱為“三元”醫生。
他堅持醫者治病救人的理念,向社會播撒一片愛心。三年前的夏天,一位外地農民,辛苦一天從一百多里地開著拖拉機來到礦區賣瓜賣菜,由于天氣炎熱又急著趕路,飲食不當引起胃疼,因為剛來此地手里也沒錢也不敢去醫院,一直忍著,姚書杰吃過晚飯出門散步,看到賣瓜人卷曲著身子躺在涼席上痛苦呻吟,他走上前詢問情況,賣瓜人說胃疼,堅持說忍一會兒就好了。姚書杰耐心給賣瓜人診斷后,從衛生所拿來藥品和開水,看著病人服下,并告訴他一小時后如果沒有好轉就送他去醫院治療。一小時后,姚書杰再次來看病人情況,賣瓜人笑嘻嘻地說好了,并當場拿出編織袋裝了幾個西瓜送給姚書杰表示感謝,還說明天瓜賣后還給他藥錢,姚書杰婉言謝絕,“一點藥算啥,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以后走到這有困難了就來找我”,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平時他遇到有難處的人,都會伸手相助,近年來,累計為困難家庭和災區捐資捐物2萬余元。(李紹光 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