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通過OTA平臺(在線旅游平臺)預訂酒店,已成為很多人的首選。但不少消費者吐槽,以為自己訂的是五星級酒店,到了之后發現酒店環境很差,才知道自己訂的是平臺評選的“五鉆酒店”。近日,媒體調查發現,當點擊“選擇價格/星級”按鈕后,出現的是“四星(鉆)”“五星(鉆)”等選項,另外,五星級酒店和五鉆級酒店的標識分別是五顆黃色的小星星、五顆黃色的小鉆石,不易區分。
酒店星級評定制度由來已久,也廣為公眾熟知。從小處來講,按照五星制評定酒店星級,可以為消費者提供重要的消費決策參考。從大處而言,酒店星級評定也是為了提升地方旅游市場競爭力,更好地促進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可如今,一些所謂“五鉆酒店”通過混淆概念、引誘誤導,大肆欺騙消費者,如此傍“星”、蹭“星”,既侵害了消費者權益,也涉嫌商業欺詐。
筆者認為,酒店評價體系當然可以多元化,但其前提必須公正客觀。OTA平臺關起門來自己評定“五鉆酒店”,如果能夠在評價標準上做到科學、公正,無疑是對整個酒店行業評價體系的有益補充,對消費者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消費指引。但是,倘若平臺出于不正當利益考量,在評價機制和競價排名上玩兒貓膩、挖陷阱,讓某些名不副實的“五鉆酒店”以次充好、魚目混珠,久而久之,勢必讓平臺失去公信力,落得個門庭冷落的結局。
遏制和杜絕“五鉆酒店”魚目混珠亂象,需要多方合力而為。首先,作為國內在線預訂酒店的頭部平臺,OTA平臺應當切實履行平臺主體責任,把好關口,建立公正客觀的評價體系,維護好自身品牌和形象。其次,針對亂象,監管部門需要及時介入,在平臺頁面操作、競價排名等方面提出整改要求,并建立和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為平臺念響“緊箍咒”。再者,消費者在線預訂酒店時要謹慎操作,可以通過酒店價格等關鍵信息,覺察是否存在貨不對板的可能。此外,也可以進一步通過網上查詢,了解預訂酒店的資質和真正星級,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消費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