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篳路藍縷,三十年接續奮斗,一路揮灑汗水,一步一個腳印,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十年來,我們堅持黨建引領。從最初19名黨員,到如今全區2900名黨員隊伍,從初始的機關黨建,到如今支部建在產業鏈、建在創新鏈,從兩新黨組織全覆蓋,到重點項目建設三領三助,黨的領導持續加強;從建區時的1辦4部,到1辦7局14個中心,再到目前兩類三層四板塊的大部門體系,我們的組織機構更加優化。
三十年來,我們始終改革開道。從建區時4.1平方公里,到產業集聚區27.38平方公里,再到區域管理時60平方公里,實際管理面積持續增加;從2018年的一區三園改革,到2020年輻射全市開發區,通過柔性擴區影響力持續增強;2018年起實施三化三制改革,用KPI方式實現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呈現領導有威信、干部有激情、群眾有信心的干事創業局面。
三十年來,我們聚力創新驅動。2002年摘下第一塊省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牌子,2008年獲批全省首批5個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2010年成功創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8年以來,我們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工程,營造孵化載體、研發平臺、創新型企業、創新人才互為支撐的創新生態,規上工業研發覆蓋率超過80%,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打造了全市科技創新高地。
三十年來,我們致力產業集聚。從1992年尼龍化工奠基,到2002年平芝高壓開工建設,高新區始終致力發展尼龍新材料、電氣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我們堅持繪制四張圖譜、開展四個拜訪,堅持項目為王、務實重干,堅持雙招雙引、優化服務,堅持產業進園區、園區產業化,努力實現以項目聚園區、以園區興產業、以產業帶集群,市場主體突破6000家,成為國家尼龍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省首批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三十年來,我們推動城鄉發展。從籌建期間建設路東延,到建區之初開發路開工建設,打通了湛河兩岸;2018年以來,創造每月通車一條路的高新速度,實現全域道路內成網、外聯通,從湛河時代邁入沙河時代;從六六鹽社區、平東站社區、高陽小區,到近年建成的3個高標準安置區,再到美林里、春天里、鳳凰城等高品質樓盤,數萬名群眾到高新區集聚;人居環境全域提升,遵化店鎮入選全省首批50個美麗小鎮;市十五中異址重建、高新一中、高新一小、實驗小學改造升級,市第一人民醫院高新分院掛牌,產城融合水平逐步提升,城鄉面貌煥發新顏。
三十年來,我們培育高新文化。我們馳而不息強化作風能力建設,在歷年的整村搬遷和重點項目建設中,在持續的環保攻堅和人居環境改善中,在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和持續晉位升級中,展現了非凡的高新擔當;我們持續倡導“每月一本書、每周一總結、每天一萬步”,成立100多個讀書會組織,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我們堅持南向學習,組織干部掛職鍛煉,與先進國家高新區建立密切聯系,不斷優化發展思路;我們堅持自主學、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不斷培養研究型干部,培育學習型組織,打造書香型高新,以文化人、凝聚人心,激發高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三十年來,我們以5%的人口和土地,創造了市區20%的財富,創造了“六年五連升”佳績,綜合實力超過揚州、鎮江等一批東部沿海國家高新區,位列全國高新區第74位,邁入歷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高新區這些成績的取得,黨的領導是最堅強的保障,改革創新是最強勁的動力,務實奮斗是最亮眼的底色,干部群眾是最堅實的基礎。
高新區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得益于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高新人鍥而不舍的發展探索,得益于人民群眾始終不渝的辛勤奮斗。
在此,我謹代表在任黨工委、管委會,向三十年來為這片熱土付出過心血、拋撒過汗水、給予過支持的各級領導、各位同志,向三十年來和高新區一起成長奮斗的企業家,向三十年來始終不渝關心支持高新區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三十年,很短暫。第一個十年,高新區順利奠基,第二個十年,高新區苦苦探索,第三個十年,高新區嶄露頭角。三十年,彈指一揮間,短到像是在讀一本書,剛剛翻過序頁。展望未來,三十年的奮斗,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距離上級對國家高新區又“高”又“新”的要求,我們的路還很漫長。
三十年,也很漫長。一萬多個日日夜夜,我們一代一代接續奮斗,當年的小姑娘、小伙子如今已經兩鬢斑白,有許多我們的學習榜樣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大家都為高新區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我們都是好樣的!我們每位同志的奮斗都值得永遠傳揚!
值此高新區建區三十周年之際,我們很多同志以“我有話兒對您說”的方式,或用短視頻、或用書畫,紛紛寫下寄語,飽含著對高新區的厚望;我們很多同志以“我與高新區三十年”為主題,或用詩歌、或用散文,個個傾訴心聲,凝結著對高新區的深情。通過這些活動,把我們對高新區的深情厚誼,凝聚成發展的強大動力,助力高新區各項事業更加蓬勃發展。此時此刻,就讓我們眾志成城,共同發出豪邁的呼喚:櫛風沐雨三十年,而立之年再出發!
我們要務實創新、奮斗創業,展現無私忘我、不計名利的高新擔當;
我們要勇擔使命,逢先必爭,譜寫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高新篇章;
我們要放眼全國、上下求索,鋪就先行先試、善作善成的高新大道。
祝愿高新區明天更加美好!
——平頂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 凌兵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