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河南許昌,“民營經濟不錯”,可能是眾多人腦海里的第一印象。近年來,許昌經濟總量一直位居河南第一方陣,GDP增速保持在全省前列,此地也培育出一大批優秀的民營企業。
但事實上,不僅是“金山銀山”,許昌對打造“綠水青山”的執著也從未停歇。通過氣化鄉村建設,改善城鎮能源結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許昌近年來一直在做的事。
“我們要把鄉村振興落到實處,讓我們的鄉村變成人人羨慕的地方。”2018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許昌市市長胡五岳如是說。
如今,這一愿景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柴火妞”的故事
11月17日,天空下起了小雨。漫步在許昌市示范區崔莊村街頭巷尾,映入眼簾的是干凈的道路、整齊的房屋、開闊的長廊、彩繪的文化墻,還有一根穿梭在村民家門口的天然氣鋼管。
煥然一新的村容戶貌,使得村民喜笑顏開。
記者走進村民李艷敏家中,只見她輕輕旋轉灶具開關,一股藍色的火苗躥了出來。提起家里去年通上的天然氣,她樂得合不攏嘴。
李艷敏熱情地向記者介紹:“我家五口人,每天做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用煤或柴火,污染太大;用液化氣成本太高,每個月得用一罐氣,至少小一百塊錢,很不劃算。自從村里通了天然氣,做飯、炒菜比以前方便多了,再也不用當‘柴火妞’了,價格也比以前便宜很多。冬天既能取暖又能洗澡,實在是太方便了!”
36歲的李艷敏十幾年前嫁入崔莊村時,這里還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村落,低矮破舊的房屋、柴草亂堆亂放。“一下雨,到處都是積水。做起飯來,煙熏火燎。”她回憶說,自從美麗鄉村建設以來,崔莊村村貌改觀很大。
崔莊村村長崔同亮滿臉自豪地告訴記者:“現在,村里通了水泥路,家家戶戶通了電、用上自來水,現在又通了天然氣,生活一點兒也不比城里差。”
村里的中青年普遍在外務工,農村人口結構老齡化,是中國多數地區的現狀,但這種現象在崔莊村并不明顯。
“環境美了、生活方便了,更多的年輕人愿意留在老家。以前年輕人娶媳婦,需要去城里買房,現在住在村里也是一樣,家家都蓋了‘小別墅’。”崔同亮笑著說,崔莊村距離許昌市區約30分鐘車程,即使在城里上班,來回也比較方便。
“鄰里關系緩和了”
“天然氣在廣大農村的普及應用,不僅是實施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農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許昌市住建局市政中心燃氣科科長諶少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在他看來,“氣化鄉村”打造出了一個個清潔綠色的美麗新農村,不僅促進了大氣污染治理,改善了農村環境面貌、生活習慣,也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數。
為了將“氣化鄉村”工程建成老百姓放心的民生工程、經得起檢驗的精品工程,許昌市各個縣區政府部門成立了“氣化鄉村”建設領導小組,協調處理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還參與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在合理安排工期的前提下,圍繞建設任務,全力搶抓進度。此外,在確保各項工程按計劃推進的同時,積極通過新聞媒體、宣傳欄等渠道擴大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天然氣的認識,充分調動群眾使用天然氣的積極性。
實際上,在“氣化鄉村”施工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難。
豫天新能源許昌公司總經理吳孟軍說:“鄰里關系也會影響鋪設管道的進展速度。之前在一個村里,由于兩家村民有矛盾,誰也不讓管道從自家門前通過,給施工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最后,經過村主任的反復溝通和調解,問題才得以解決。”
“經過這次事件后,兩家的關系也緩和不少。”吳孟軍笑著說。
記者了解到,自2018年10月豫天新能源許昌公司成立以來,在全體員工的奮戰下,目前,天然氣已覆蓋許昌4個區、2個鄉鎮、11個辦事處、56個行政村,惠及34000戶,已正式通上氣的共23000戶。今年許昌公司的目標是氣化覆蓋率達到80%。
“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讓藍天白云永駐,‘氣化許昌’‘氣化鄉村’既是許昌市政府的囑托,也是許昌豫天人的擔當。”吳孟軍表示,豫天新能源許昌公司將借助利好政策,在豫天本部的領導下,未來3~5年,通過完善管理運營等機制,實現區域內鄉鎮用戶氣化率達到100%。此外,利用“氣化鄉村”政策優勢,爭取更多的區域特許經營權,開發1~2個區域外鄉鎮,同時,對鄉鎮分布式能源項目進行開發,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記者 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