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暖氣設施早都改造完了,入戶暖氣管道沒人接,今年能用上暖氣不?”近日,鄭州國棉一廠、五廠等居民陸續撥打“問暖熱線”,反映施工疑似陷入停滯狀態,居民都擔心無法如期用暖。
11月12日,記者探訪得知,施工“卡殼”的原因,在于居民對暖氣改造的意見不一,有人已完成改造,有人不愿改造,對于這種“混搭”情況,無法保證居民能夠按時供熱。
【入戶管道還沒接,今年用暖有希望嗎】
臨近供暖季,鄭州部分小區暖氣管道改造工作仍在繼續,是否能如期用暖,成為居民關心的問題。
最近,有居民反映,自家改造的費用已經交過,入戶暖氣管道遲遲未接通。
“室內暖氣管道都裝完了,但入戶管道還沒接通。”鄭州棉紡路街道五棉南社區的郭先生住在19號樓,據他介紹,相鄰的幾棟樓都是類似的情況,施工處于停滯狀態。
河南商報記者來到該小區探訪發現,郭先生反映的情況屬實,但與此同時,多個樓棟前放著暖氣片等供暖設施,施工人員正在安裝。
此外,家住國棉一廠西一街的林女士,也反映了相同的問題,“馬上就要供暖了,也不見有啥動靜,我80多歲了,冬天怕冷,可害怕用不上暖氣。”
小區里,有施工人員,樓棟里卻“靜悄悄”,這些小區暖氣改造進度到底如何?今冬能否用上暖氣?
【居民對改造意見不一,無法保證“混搭”用戶按時用熱】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上述反映問題的小區,均屬于原新力電廠直供用戶。
鄭州熱力集團有限公司經營處副處長康立華介紹,2018年,新力電廠外遷后,其原蒸汽直供的36家用熱單位,劃歸到鄭州熱力集團有限公司統一供熱,除去納入“三供一業”政策進行改造的5家單位,剩余31家單位共58592戶,供熱面積達到了571萬平方米。
這31家使用的是串聯供熱系統,對于家中管道,居民需同步自主進行室內分戶改造。截至目前,未完成改造的小區有8家,分別是國棉一、三、四、五、六廠這5個小區,以及華山公寓、中原區委家屬院和鄭州市環保局家屬院,共涉及2萬多戶居民,將近10萬人。
其中,情況最為復雜的就是這五個國棉小區,對于暖氣改造,居民意見不一。
“部分居民不同意室內改造,導致工作難以推進,供熱設施改造的最后一環無法完成。”康立華說,考慮到居民意見,目前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解決辦法。
以供熱系統為單位,此系統內,全部完成分戶供熱改造的居民,今冬可以用上暖氣;如果已改造居民較少,而未改造居民人數達到三分之二,屬于串聯、并聯供熱“混搭”的情況,那么將按原管位恢復,依然采用串聯供熱的方式,由物業負責統一收取暖氣費,居民按照實際用暖天數交費。
康立華表示,對于后者,已安排所有施工力量加快工作進度,“但是,由于環保管控以及施工本身難度的制約,目前尚無法保證各廠能夠按時供熱。”
【相關鏈接】本周日,鄭州正式開啟供暖季
本周日,鄭州將正式進入供暖季,熱源運行情況如何?居民用暖需要注意什么?
從11月7日開始,鄭州熱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鄭州熱力集團”)便提前啟動升溫試運行,許多居民家里都提前熱了起來。
今冬,鄭州市熱源結構面臨重大調整,熱電聯產占比降至54%,燃氣熱源占比增至46%,今冬供熱將更加清潔。
鄭州市建成區集中供熱普及率超90%,預計今冬鄭州熱力集團新增供熱面積1311萬平方米,實際供熱面積將突破一億平方米,將為鄭州市140萬戶居民提供供熱服務。
目前,鄭州市內五區、鄭東新區(除白沙園區)、經開區(除物流園區)、高新區,已全部具備供暖條件,11月15日,力爭終端用戶室內溫度達到18℃。
供暖季即將到來,提醒大家關注家中供熱設施狀況,確認室內閥門是否處于開啟狀態,檢查家中采暖設施有無泄漏情況,及時清理暖氣片周圍遮擋物品,以免影響正常散熱。(記者 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