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營造一種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也為了鍛煉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鄭州市民政局于近期選派了數十名大學生到瑞陽養老院開展了為期四十天的暑期志愿服務,用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去攙扶步履蹣跚的爺爺奶奶們。
在民政局的組織下,大學生們首先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理論知識培訓,之后,鄭州瑞陽養老院護理部主任朱曉夢又對他們進行了有關護理的實踐操作培訓。經過一系列的相關培訓,在護理部朱主任的安排下,大學生們三人一組被分配到了各個養老區域開始進行為期四十天的暑期志愿服務。
當老人們看到這些大學生們的時候,歡喜之情溢于言表,拉著大學生們的手噓寒問暖,還不忘問問他們各方面的情況。大學生們也詳細詢問了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與老人們嘮起了家常,幫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了其中。熟悉情況之后,他們就開始進行了細致的分工,一個人負責掃地擦窗,一個人負責帶老人外出散步,一個人負責幫老人按摩、擦洗等,他們各司其職,干的熱火朝天。
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年癱瘓在床,他們就需要給這些老人喂飯,這些老人們的飯都是特制的流食,對于這些習慣了和年輕人在一起玩耍的小青年們來說,這是對他們耐心的最大挑戰。在喂飯的過程中,他們都表現出了對老人們極大的關愛和耐心,沒有人半途而廢,也沒有人中途退縮,更沒有人表露出不滿的情緒,大家喂飯時還能很細心的給老人擦嘴,這讓很多老人都很感動。“這些學生們犧牲暑假的休息時間來照顧我們,我感到很高興,謝謝他們”,二樓的杜奶奶拉著記者的手說。
2014級針灸推拿班的曉敏,因為學的是針灸推拿,給老人按摩推拿時,她的手法非常熟練,力度也適當,很受老人們的歡迎。“老人們和藹又很可愛,和他們聊天我很開心”,曉敏一個人在外求學,遠離家鄉的她難免會孤單,想家,看到這些老人,就像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來到鄭州瑞陽養老院,讓她這個異鄉學子感覺到了家的溫馨。最后,曉敏說,“我們每個人都會老,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關心。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爺爺奶奶們更開心、快樂”。
鄭州瑞陽養老院院長馬邦博女士告訴記者說,“老人在養老院的生活百無聊賴,需要社會的關心,非常感謝鄭州市民政局的精心安排,我代表在院老人熱烈歡迎大學生志愿者們的到來,他們的到來給老人們帶來了許多快樂。敬老愛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常抓不懈的工作,這些暑期實踐的大學生們通過和老人們的交流和溝通,明白了老人的苦處、難處,這大大有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激發他們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揮自身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