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由民建中央、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河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16年中國(河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馬培華,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論壇上,共達成簽約項目80個,總投資803億元。
【論壇開幕】
省長陳潤兒致辭 助力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由民建中央、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主辦地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每年一屆,已經成功舉辦13屆。本屆論壇主題為“非公有制經濟創新發展與中部崛起”,設定了“一個主題、四個專題”,聚焦了新常態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面臨的熱點和難點。
民建中央和工信部有關領導、民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代表團、部分國內知名學者和部分國內民營企業家、工商企業高管等1600多人參加相關活動,其中外省代表800多人,省內代表600多人。
省長陳潤兒致辭,當前,河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為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隨著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深入實施,河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將迎來新一輪的重大機遇。我們將以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契機,認真貫徹中央關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優化發展環境,推動河南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斷地提升層次,充分釋放活力。
【主題演講】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前途不可限量
在主題演講環節,民建中央有關領導、相關專家學者表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意義重大,前途不可限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
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老問題依然存在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表示,非公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可動搖,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我國從5月1日起全面實施營改增,預計今年的營改增,將減輕企業的稅負5000多億元。
目前,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必將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但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一些老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民間投資出現了明顯下滑的現象,為此,5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對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推動相關政策落地,進一步放寬準入,促進民間投資回穩向好。
工信部副部長馮飛:
民間投資下降 民企發展卻加速!日增1.2萬家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表示,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行政性審批事項得到大幅度取消和下放,民企的發展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企業的負擔得到了比較切實的減輕;創新融資方式,緩解企業的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每天新誕生的企業有1.2萬家,每分鐘則有8家企業出現。
然而,民營經濟民間的投資增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問題在哪兒?主要表現在對于前景和自身能力的信心不足。工業和實體經濟目前主要的矛盾還是結構性矛盾,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供給不足。怎么樣去增加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的適應性,是政府和企業家應該思考的問題。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辜勝阻:
鄭州的民間投資也在下行 怎么破?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表示,鄭州無論是GDP的增長還是投資的增長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鄭州民間投資在下行,房地產也上升很快。
民間投資是市場經濟的晴雨表。“十三五”的投資空間何在?
“十三五”期間的發展趨勢,第一個是城鎮化和城市群的建設,世界銀行預測2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每年一個百分點;第二個是工業化加信息化;第三個是智能化和高端化;第四個是服務化,服務業的發展帶來消費;第五個是發展的綠色化;第六個是經營的國際化,這是“十三五”最大的空間。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前途不可限量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介紹,中國第一個自貿區設在上海,上海自貿區去年創造的產值是上海總產值的四分之一。
上海自貿區的發展秘訣,就是兩條新政,第一是準入前國民待遇,第二是負面清單的投資管理。負面清單實施前,上海浦東每年新增項目約1000個,而2015年前十個月的自貿區新增項目有2500個,是往年的近三倍。上海自貿區改革最大力度就是金融領域的改革,還有上海自貿區的便利化,如海關監管措施的便利化,國際貿易領域的便利化,金融服務領域的便利化,共產生了49項可復制、可推廣的具體項目。
今年,國務院批準河南成立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我最近這五年分工聯系河南,這幾座城市我全到過,還很深入地調研過,這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意義很大,等同于上海自貿區,如果在政府管理體制上有更新的作為,這樣的示范區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
中國企業要走出去
胡鞍鋼表示,我們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主體國家,在十幾年前中國大體市場主體登記戶也只有3000多萬,去年年底已經達到了7700萬戶,美國是500萬戶,歐盟28國是2000萬戶。因此,實際上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經濟主體國家,它也可以成為世界最大的就業規模國家,去年中國的就業人數高達7.7億人,其中城鎮私營企業1.1億人,城鎮的個體工商戶7800萬人。
我們必須走出去,天地更開闊,從中國舞臺到世界舞臺。可以說中國走出去不只是投資,還包括中國的工程走出去,過去五年來,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突破了8700億美元,實際完成營業額突破了6500億美元,全世界的工程,特別是特大工程,都是中國的工程,也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大亮點,從而帶動了中國的企業國際化,加速了中國裝備制造走出去,在全球國際市場呈現了中國承包、中國工程、中國設備、中國品牌。
【專題論壇】
在下午的專題論壇環節,嘉賓圍繞“非公有制經濟與自貿區建設、產能合作與結構調整、大眾創業與萬眾創新、電子商務發展”等四個專題發表演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還發布了《中國企業創新已進入活躍區,2016年中國企業家成長專題調查》。
國家經濟安全與戰略研究院院長馬光遠:
金融危機即將到頭
今年中國經濟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風險其實都在我們預料之中,而且每一個風險目前為止都做好了充分的政策準備,如何防范,如何應對,都是有辦法的。金融危機差不多按照我們過去所講的十年周期在運行,今年進入第九個年頭,所以沒必要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有過度的恐慌。我想以后出現所謂的“黑天鵝事件”不會太多,關于中國經濟我們只要清醒地意識到中國經濟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和風險,就是可以應對的。
通威集團副總裁黃其剛:
強化投資力度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動力
為確保經濟穩步增長,在進口和消費萎縮的大背景下,當前我國應繼續加強國內基礎設施的建設,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與之相對應的是機場、鐵路、公路的能力仍然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說一方面我國當前的工業前景非常不樂觀,另一方面,我國各種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西部廣大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將是我國未來較長時間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天明集團董事長姜明:
天明雙創要打造中國領先的雙創生態
我剛剛代表元明資本和侯普資本與航空港區簽約一個50億的項目,天明集團的投資項目一個是元明資本,還有安澤機器人,這是從加拿大收購的一個機器人企業。天明要打造百年天明投資控股集團,天明雙創就是要致力于打造中國領先的雙創生態,包括創業平臺、孵化平臺、天使基金,我們圍繞著創客布局產業。我們就是要聚焦創新創業的資源,圍繞孵化服務和公共服務做一個空間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