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名為《河南南陽一村莊被污染,多人患癌癥》的帖子在網上流傳,網帖稱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望東莊村常年遭受陶瓷企業污染,許多村民罹患癌癥、膽結石、肺氣腫等病癥。帖子中包括多張村民到社旗縣政府交涉的圖片,其中一張縣政府寫給老百姓的承諾書引發熱議。
這份承諾書寫道:根據2016年5月25日上午潘河街道望東社群眾反映新大地陶瓷生產污染一事,經縣政府相關領導集體研究,現承諾群眾6月1日以前關閉生產用電,以保證企業停止生產。落款有“縣政府”和“潘河街道”相關人員的名字。
6月13日,社旗縣政府黨組成員、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劉寶鑫向澎湃新聞證實,當日給群眾寫下承諾書的是他和潘河街道的一位工作人員。他說,當時政府跟企業和電業部門已協調好停電停產,但群眾還是不放心,最后“迫于無奈”寫了這份承諾書。
對于老百姓反映的多人罹患癌癥一事,劉寶鑫稱,據他初步了解,從2001年至今,該村有“十二三個”老百姓患有癌癥,但發病率低于全國癌癥平均發病率和河南省癌癥平均發病率,因此無法確定是否與污染有關。
李姓患癌村民:母親和叔叔也患癌
望東莊村村民李獻海稱,當地存在污染的陶瓷企業有兩家,分別是“老廠子”南陽新豪地陶瓷有限公司和“新廠子”南陽新大地陶瓷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比鄰而居。他說,此前村民因粉塵和飲水等問題,曾多次找過企業和縣政府交涉,均無果,今年以來,包括李獻海在內的多位村民查出患有癌癥后,村民的擔憂加劇。
李獻海說,他家距離陶瓷廠一公里左右,經常受到粉塵的影響,附近河道的水也“有些都變黃色了”。今年4月初,他被查出患有食道癌,最近在河南省腫瘤醫院做了切除手術,“花了八九萬,還沒有放療化療”。此前,他的老母親和叔叔也查出罹患癌癥。他說,村里有十幾個人被查出患有癌癥。
多次反映訴求無果后,5月25日,大量望東莊村民聚集到社旗縣政府信訪辦,希望政府能夠關停陶瓷企業。李獻海當日也去了信訪辦,“早上7點多就去了,到下午人才慢慢走完”。他說,群眾找了縣里許多領導,都是口頭答復會停產,但群眾們不相信,堅持要書面文件,否則不愿意離開。
社旗縣政府黨組成員、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劉寶鑫告訴澎湃新聞,縣政府接到群眾反映后開始調查,發現“老廠子”南陽新豪地陶瓷有限公司環評等手續齊全,“關停就是違法了”;但“新廠子”南陽新大地陶瓷有限公司尚未取得環評手續,最近已開始試生產,遂決定要求其停止生產。
他說,當時縣領導已經與企業和電業部門協調好,并口頭答應6月1日前停產,至于為何不立即停產,劉寶鑫解釋因為“設備氣體冷卻需要緩沖”。但考慮到當時許多群眾情緒激動,經協商后,劉寶鑫和潘河街道的一位領導出面,寫下承諾書并簽字。隨后群眾離去。
劉寶鑫說,這次事件“給政府好好上了一課,對原來忽視的民生問題更加重視了”。 他意識到“不能光照顧企業,如果危及到群眾健康,其實對企業的影響更大”。
劉寶鑫告訴澎湃新聞,停產后,這家企業每天虧損近10萬元。這家企業已經多次向上申報了相關材料,但由于機構變更和環境容量限制等原因,目前材料報到已報市里,尚未進行專家論證。“爭取手續盡早下來,投資一兩個億,一直停著也不是辦法。”他說。
陶瓷企業:老百姓這關不好過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南陽新大地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范桂良,經營范圍為陶瓷制品、加工銷售(籌建使用)。
6月14日,該公司執行董事范桂良向澎湃新聞證實,公司已停產一個多月,“正在辦手續”。
范桂良說,早在5月4日企業生產線就停止運行,但有些高溫運行的設備冷卻需要時間,因此煙囪偶爾會冒煙,村民誤以為企業仍在生產。5月25日,村民再次聚集到企業和縣政府。最后,企業只能同意將工業用電切斷,“我們現在連空調都開不了”。
他說,企業在辦理環評手續期間試生產在許多地方是默許的,此次因村民反對停產后,他接受了處罰,但縣政府組織專家調查后,并未發現企業存在污染的證據。停產期間,他每天損失近十萬元,最近供貨商和客戶每天都在催促,這讓他“非常頭疼”。接下來,他最擔心的還是“老百姓這關不好過”。
另一家被指涉嫌污染的南陽新豪地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旺湛。劉寶鑫說,這家企業也被村民投訴存在污染,經調查后發現“有點兒粉塵”,經過短暫的停產整改后,6月14日下午已經恢復生產。該廠一位員工也告訴澎湃新聞,已經恢復生產,污染問題“已經處理了”。
他說,村民現在最關心的是飲水安全問題,當地的主要飲水水源為30米深以內的淺層地下水,經檢測發現主要存在大腸桿菌超標問題,初步分析與生活垃圾排放有關。6月7日,縣政府向村民初步承諾,4個月內解決飲水問題,讓他們用上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