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放學早、接送難”的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家長。民之所呼,當我所為!鄭州市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破解矛盾,為讓家長和學生享受到更貼心的教育服務,去年9月,在經過前期反復調研和商討后,我市初步確立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今年底前將實現市區中小學課后服務全覆蓋。
官方帶娃豐富多彩的課后延時服務11月4日下午4時許,放學鈴聲響起,金水區藝術小學的孩子們并沒有沖出校門,而是紛紛走向運動場、手工室、書法社團等,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后延時服務。
下午4時30分,記者隨意走入一間教室,美術社團的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制作版畫,指導老師時而細細講解,時而手把手示范。美術社團滕姍珊老師表示:“版畫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們的繪畫能力,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他們更深刻地感受結構之美、空間之美。”
△金水藝術小學課后延時美術社團
操場上,孩子們正在進行運動訓練:籃球場上,小隊員們活力十足,扎扎實實練習運球基本功;田徑場上,有的孩子在跑步,有的孩子在跳遠,有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拉伸肌肉。遠遠的,從合唱教室里飄來校園合唱團優美的歌聲;英語戲劇社團里,“小演員”們的排練一絲不茍……
記者注意到,雖然已是放學時間,但學校每間教室都有老師在駐守。校長趙紀軍告訴記者,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切合實際的課后延時服務,學校課后延時采用“1+1+X”的模式:
“1+1”指的是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語數英科教師為主導,前半部分指導孩子們完成當天書面作業,后半部分開展包括閱享時光、書法訓練、英語暢讀、科技探索、語文素養、數學素養、藝術素養、創意手工等多種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學習活動;“X”是指打破年級界限的學校社團活動,與班級活動同步進行。惠民政策課后服務實行免費制度事實上,金水區藝術小學為學生們提供的課后延時服務,只是鄭州市“十三五”期間推廣實施“官方帶娃”惠民政策的一個縮影。
2019年10月,鄭東新區先行先試,率先在69所公辦中小學啟動了課后延時服務工作,課后延時服務從下午3時50分放學到5時30分,原則上不晚于6時,自愿報名,不收取任何費用。此后,隨著課后服務政策不斷調整完善,“官方帶娃”新政在全市中小學逐步推廣實施。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中旬,全市共有432所小學、165所初中開展了課后服務,對應占比45.1%、43.9%,為千萬個家庭解決了家長上下班時間與孩子作息時間不同步的煩惱。
今年8月,為了進一步保障新政落實,市政府又發布通知,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堅持公益性、服務性原則,實行免費制度,并且要優先保障小學低年級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亟待服務群體。
從管到教切實減輕學生課外負擔考慮到各地實際,我市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時間主要指正常上課日的中午和下午課后,下午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為6時許,具體時間由各縣 (市、區)、開發區結合實際確定,不同季節可適當調整。不僅如此,課后服務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省會各縣(市、區)中小學需根據各自特色和實際,結合學生和家長的需求,進一步豐富課后服務內容,逐步實現課后服務從“管”到“教”,拓展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興趣,切實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
按照計劃,本著自愿參加、公益惠民、需求優先、穩妥推進原則,我市將進一步完善課后服務制度,年底前實現市區中小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