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尉氏縣錨定“全域清、一眼凈”目標,運用“1234”工作機制,扭轉農村臟亂差局面,努力繪就宜居美麗鄉村新畫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

一、發揮“一個引領”。即實施黨建引領。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縣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工作專班,縣直相關部門與鄉鎮分別成立工作專班。落實“縣領導包鄉、鎮領導包片、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工作模式,形成“黨委政府負總責、工作專班抓推動、鄉鎮抓落實”的工作局面。立足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支委包組、街長制、“門前三包”等舉措,動員群眾改善人居環境。先后出動人員13萬余人次,動用施工機械2100余臺次,共清理垃圾堆6499處、整治亂搭亂建418處、清理坑塘396個、整治規范集鎮市場246個、整治廣告牌1188個,安裝污水沉淀管2300個,架設路燈2300余盞,栽植綠化樹10萬余棵。
二、強化“兩個帶動”。一是強化宣傳帶動。運用微信群、村莊大喇叭、短視頻平臺、條幅標語等接地氣、易入心的宣傳方式,明確村民責任和義務;推選黨員干部、志愿者及熱心群眾擔任街長,通過干部比、黨員比、群眾比、街道比,提高群眾參與熱情,營造了“黨員爭先鋒、干群齊動手、村中家內換新顏”的良好氛圍。二是強化示范帶動,以鎮區治理為抓手,通過村民自籌、鄉賢捐助、政府獎補等方式籌集資金,帶動各村“綠化、硬化、亮化、常態化”四化同步,以點帶面,推動人居環境整體改善。
三、用好“三支隊伍”。一是用好環衛隊伍。各鄉鎮設置環衛所,統一管理環衛工人,配備清掃車、垃圾清運車、灑水車等環衛設施,實現衛生保潔和垃圾集中清運常態化。二是用好綜合執法隊伍。依托現有執法資源成立鄉鎮綜合執法大隊,統一調度執法人員,對占道經營、亂貼亂畫、亂停亂放、違法搭建等亂象進行拉網式整治。三是用好監督隊伍。組建了微信監督群,設立村監督員,建立手機有獎舉報制度,針對保潔公司打掃不徹底、清運不及時等現象,隨時拍照上傳微信群,經核實確認后對該監督員進行現金獎勵,促進了保潔質量的提升。
四、實現“四個到位”。一是應改盡改到位。排查老舊房屋420處,對年久失修、常年空置、無翻修價值的169處危房進行拆除平整,對不具備拆除條件的97處危房統一懸掛安全警示牌。二是應綠盡綠到位。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村村差異”的多樣化、多元化鄉村綠化建設模式,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生態綠化示范村8個。三是應清盡清到位。堅持拆除和改造相結合,在做好戶主工作基礎上,對殘垣斷壁進行拆除,房屋合理改造,清理殘垣斷壁696處,整治“空心院”1288個,因地制宜將空心院改造為“四園一圃”(花園、果園、菜園、游園、苗圃),并納入村兩委管理范圍,村內公共空間得到有效治理。四是應美盡美到位。對臨近主要街道的空心院,遵從群眾意愿,采取流轉、租賃等方式,打造群眾休閑場所,建成村級游園351處,鄉鎮公園13個,“一村一景”文景融合微景觀正逐步形成。 (雷竣博 劉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