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智能制造,是增強鋁產業發展質量的重要抓手;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是鋁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記者從2023年中國國際鋁業周活動上獲悉,我國已建成完整的鋁產業鏈供應鏈,是全球最具發展活力且規模最大的鋁產業聚集地。同時成為現代鋁冶煉技術裝備策源地,鋁加工裝備全球領先。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成效顯著。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國和消費國,是推動全球鋁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表示,當前,鋁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仍要解決資源保障能力不足、高端新材料存在短板弱項、綠色化發展水平不高等問題。
“要實現鋁產業更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大科技創新,特別是加大在智能制造、基礎研究、綠色低碳等領域的投入,強化創新引領,加強短板材料、減污降碳、固廢處置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與應用,破解限制行業發展的難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副司長霍福鵬說。
加強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是鋁產業創新發展的“牛鼻子”。一方面,推動智能制造是增強鋁產業發展質量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是鋁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智能制造技術方面,鋁產業相關企業正在加大研發力度。“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是鋁產業高效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實現智能制造、建設智慧工廠不會一蹴而就。”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王偉東認為,需要鋁產業企業與設備廠家、軟件開發商等企業一起不斷摸索,逐步完善鋁產業智能制造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國家電投正在探索實踐電解多功能機組智能化換極改造升級,智慧工廠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中國鋁業則將聚焦產業體系智能化,在產業數智升級上精準發力,加快建設智能工廠,不斷深化數智賦能。
在綠色低碳技術方面,鋁產業企業也在積極探索。目前,國家電投已初步形成“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的全產業鏈架構和“清潔能源(水、風、光)—煤—電—鋁”協同產業鏈以及“鋁貿易、鋁金融衍生品”產業價值鏈格局,進一步提升了鋁產業競爭力和綠色發展的底氣。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質量管理部總經理蘇其軍介紹,為了進一步降低電解鋁生產能耗,未來將在減少鋁電解直流電耗技術、新型連續陽極鋁電解工藝技術、惰性陽極鋁電解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發。
王偉東建議,為滿足終端客戶降碳需求,除了開發新的短流程工藝,在生產各個環節研發應用更好的節能降碳技術外,國內鋁企業還要不斷提升再生鋁的綜合保級回收利用水平,結合產品特點和性能質量要求,調整完善碳減排工藝路線。同時,為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軍工國防等領域對應用材料的更高要求,鋁產業應加快高效率低成本、短流程低能耗原創工藝技術的研發,加大第五代航空鋁合金、航空航天緊固件、高性能高精度鋁薄板等高端產品研發力度,解決當前的“卡脖子”技術難題。
加強鋁產業關鍵技術領域研發,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制度創新力度?;舾yi表示,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加快完善相關產業政策體系,將鋁工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以及相關專項規劃中,提供規劃保障和政策指引。
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張銘表示,為響應國家“優先發展鋁”的戰略方針,鋁期貨成為中國期貨市場早期上市的品種之一。在鋁期貨的基礎上,上期所2018年上線鋁標準倉單交易,2020年推出鋁期權,形成多層次期貨衍生品市場體系。今年6月,全球首個實物交割的氧化鋁期貨在上期所掛牌上市,進一步豐富了我國有色金屬衍生品序列。下一步,上期所將在相關部委、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深耕產品供給和產業服務,助力我國鋁產業穩健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崔國強)